北魏献文帝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介绍】:东晋淮南人,字伯舒。赵诱子。从周访击杜曾,多所斩获,王导引为从事中郎。南顿王司马宗反,胤杀之。预讨王敦余党,累迁冠军将军,封湘南县侯。迁历阳太守。苏峻乱中,拒战败绩。官终西豫州刺史。
【生卒】:1349—1409【介绍】:明蒙古人,初名火里火真。洪武时归明,为燕山中护卫千户。从燕王起兵,累功迁都督佥事。永乐时封同安侯。后从丘福出塞攻鞑靼本雅失里,战死。
字叔林,东郡阳平(今山东莘县)人。初举孝廉,后历任侍中、任城相。灵帝时遭党锢之祸,下狱自杀。为名士“八厨”之一。【生卒】:?—169【介绍】:东汉东郡阳平人,字叔林。郭泰谓儒口讷心辩,有珪璋之质。察孝
【生卒】:536-594陈留(郡治今安徽亳县)人。聪明多智。幼时被北齐处腐刑,逃附西魏。北周末为汴州刺史。隋初,位上大将军,封郡公。历相州刺史、司农卿。在州清正。为司农留心种植技艺。深得文帝信任。性豪
【介绍】:明末应天府人,家钟山之阳。字紫淀。通经史,晓掌故。撰《南枢志》,辑《明布衣诗》。
【介绍】:明广东南海人,字朝谔。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安吉推官。迁刑科给事中。遇事敢于诤谏,尤愤宦官横行不法。因劾税使李凤等不法事,谪官。光宗时起复,累迁至刑部右侍郎,因不阿附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初为兵
【介绍】:宋宁国宣城人,字敬甫。与从弟孙自新、孙自任皆师事朱熹。时理学久衰,孙氏兄弟独知尊崇,时论韪之。尝追记朱熹传训,录为一卷,附载《朱子语录》。
字师柔,难得孙。拜太子詹事仅三月,即封太原郡公,掌廐苑。终官右金吾大将军。【生卒】:770—816【介绍】:唐并州太原人,字师柔。王难得孙,顺宗王皇后弟。因姊故,特拜太子少詹事。未三月,迁大詹事,封太
【介绍】:宋婺州金华人,字天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乾道三年为左司谏。首言会子之弊,愿捐内帑以纾细民之急。孝宗锐意图治,良祐有“愿为良臣,不为忠臣”之语。累迁吏部尚
【介绍】:宋道州营道人,字鸣道。高宗建炎中进士。初任迂江令,尝获冒爵人陈椿,以赏合改秩,固辞不受。后宰剧邑,愈有声。历通判宾阳,迁员外郎致仕。家贫,故庐仅蔽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