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悝

李悝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猜你喜欢

  • 尔朱天光

    【生卒】:496—532【介绍】:北魏北秀容川人。尔朱荣从祖兄子。少勇决,荣爱之,每出征,辄留镇肆州。孝庄帝建义中,以雍州刺史率贺拔岳击万俟醜奴,擒之。又有定关西功。孝庄帝时封广宗王。孝庄帝被杀,与尔

  • 顾璘

    【生卒】:1476——1547字华玉,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历官南京吏部主事、郎中。正德中,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罢官归。少有才名,与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后朱应登继起,称

  • 侯霸

    【生卒】:?-37字君房,河南密(今属河南)人。出身官宦,家累千金。笃志好学,精通《谷梁春秋》。新莽时官至淮平大尹,治政有绩。光武帝时征拜尚书令,以熟悉前代朝政典章多所建树。建武五年(29)官拜大司徒

  • 陆青

    【介绍】:宋人。光宗绍熙间,画院待诏。师李唐作山水,得其笔法。用墨清秀简易。

  • 张谓

    【介绍】:唐河内人,字正言。玄宗天宝二载进士。肃宗乾元中为尚书郎。代宗大历中官潭州刺史,历太子左庶子,迁礼部侍郎。曾三典贡举。工诗。有集。

  • 宋士素

    【介绍】:北齐广平人。宋游道子。沉密少言,有才识。由中书舍人累迁散骑常侍,领黄门侍郎。处机要近二十年,有声誉。

  • 郑泰然妻严氏

    生一子兰,方孩抱,夫亡。以守节闻名。

  • 张酺

    【生卒】:?—104【介绍】:东汉汝南细阳人,字孟侯。从祖父张充受《尚书》。明帝永平九年,为外戚樊、郭、阴、马四姓小侯立学,置《五经》师,酺教授《尚书》,后教太子(章帝)。章帝即位,擢为侍中、虎贲中郎

  • 金璧

    【介绍】:元平江路人,字润夫。工画山水人物,师法马远。

  • 王友

    荆州(今湖北江陵)人。袭父职为燕王护卫百户。从燕王起兵反朝,夺取南京,论功当封侯,因骄纵只授都指挥佥事。不久封清远伯。又任总兵官,帅水师捕捉倭寇,有功。永乐四年(1406)从征交址,亦有功。六年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