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
【生卒】:902—961
【介绍】:
宋定州安喜人。太祖、太宗母。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每与太祖参决政事。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与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普起草誓书,藏之金匮。今人排比史实,证明其事实乃太宗与普伪造。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生卒】:902—961
【介绍】:
宋定州安喜人。太祖、太宗母。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每与太祖参决政事。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与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普起草誓书,藏之金匮。今人排比史实,证明其事实乃太宗与普伪造。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生卒】:1702—1759【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初名游龙,字贻孙,号人斋。乾隆元年举人。私淑张履祥之学,因取其《备忘录》增删之为《淑艾录》。又分类掇取朱熹语为《下学编》。
【生卒】:?—前2哀帝祖母。西汉河内温县(治今河南温县西)人。元帝为太子时,得进幸。及即位,立为婕妤,甚有宠。为人有材略,善事人。生男,为定陶恭王。元帝死,随王归国。成帝无子,他厚赂赵昭仪与王根,立其
【生卒】:?——1878字赓堂。广东高要(今肇庆)人。道光进士。历任给事中,河南开归陈许道,东河总督。以直言闻名。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疏数千言,极论时政乖迕,请罢黜穆彰阿;下罪己诏;开直谏之路。
【生卒】:?—前550【介绍】:春秋时齐国人,名殖,字梁。庄公时大夫。庄公四年,齐袭莒,梁及华周以五乘之兵从。二人获甲首三百。庄公使止。梁以为深入多杀,乃为将之事。与华周进斗,战死。
【生卒】:?—前400【介绍】:战国时韩国国君。名虔。韩起(韩宣子)六世孙。即位初,与郑国战,互有胜负。后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在位九年。谥景。
【生卒】:1021—1110【介绍】:宋成都人,字醇翁。第进士。累迁凤州别驾。王安石当国,擢为梓州路提举常平。上疏力言新法不便,宁愿罢归故官。后知蜀州,又论茶法害民,遂谢事去。
【生卒】:?-953潞州(治今山西长治)人。少从军,后唐时屡有战功,任数州刺史。后晋天福年间曾参与讨叛军安从进,以功授亳州团练使,再迁河阳、邢州兵马留后。后周建立,授左监门卫上将军。年七十余卒。【生卒
字仁夫,延津(今属河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兴化知县,有惠政。升户科给事中。万历中,累迁吏部尚书。时太子未定,皇长子冠婚久拖,他每倡廷臣直谏,且请罢矿税、释系囚、录建言遭谪诸臣。因妖书事,
【介绍】:宋苏州吴县人,字明甫。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时,自明州通判召对,擢为御史。数日,迁右正言,有直声。累官吏部侍郎。后以敷文阁待制知台州,遂退归乡里。为人端重谦默,有德量,人称凌佛子。卒年八十六
【生卒】:1568—1635【介绍】:明湖广黄冈人,字东鲜,号旸谷。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户科给事中,为楚党魁首,与齐、浙三党鼎峙,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仕终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