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人试律说

唐人试律说

清纪昀撰。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职。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恢复唐代以诗取士之科举制度后,各种专选唐人应制应试诗的选本竞相出版。纪昀也曾为其外甥讲授这类唐诗。其外甥都加敬录珍藏,乾隆二十四年曾率尔印行,后纪昀随笔订正其错讹处,于二十五年重新刊行。书前有纪昀的序文一篇,自谓此书“体例略仿《瀛奎律髓》……诗无伦次,随说随录,不更编也。”故此书所选皆唐人五言试律诗。不分卷,亦不以诗人年代先后排列,随见随抄,首为元稹《数蓂》,末为祖咏《终南积雪》,凡70余首。诗后皆有述说,有如串讲,颇详细,多及章法结构,纪昀序文虽说“持论颇刻”,然深入浅出,甚有条理,似高于同类选本。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刻本、《镜烟堂十种》本。

猜你喜欢

  • 长安清明

    【介绍】:韦庄作。写作者追忆承平时长安过清明的繁盛景象。用倒叙手法,颇有跌宕之感。姚鼐评曰:“伤乱而作此,故佳。若正序承平而为是语,则无味矣。”(《今体诗钞》卷六)

  • 夹镜

    形容双目明亮如镜。杜甫《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礌连钱动。”

  • 荀家头龙

    指荀爽。荀爽在荀家八兄弟中德行最高,故称。亦泛称有贤德的人。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参见“荀爽”。

  • 唐诗金粉

    清沈炳震辑,沈生倬等校。有清雍正二年(1724)冬读书斋刻本、光绪七年(1881)八杉斋校刻本。日本安永三年(1774)有大坂井上勘兵卫等覆清刻本,后日本著名学者长泽规矩也编入《和刻本类书集成》,上海

  • 应刘

    ①指东汉建安七子中的应玚和刘祯,二人皆为曹操父子的文学侍从,故用以代称有文才的宾客。罗隐《岐王宅》:“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②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

  • 耳衣

    戴在耳朵上御寒的套子。李廓《送振武将军》:“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 夏氏

    ①即夏后氏。②指隋末农民起义军窦建德所建夏政权。张说《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

  • 山蝉铃阁晚,江雨麦田秋

    【介绍】:羊士谔《闲斋示一二道者》诗句。铃阁,这里指闲斋,当时诗人闲居之房舍。二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初秋傍晚田野景象,表达了对隐逸闲居生活的向往。

  • 明月三五夜

    【介绍】:元稹作。诗中描写一痴情女子在月圆之夜等待情郎赴约的情景。“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两句,非常传神地刻划出女主人公兴奋不安的心理状态。该诗选自元稹传奇《莺莺传》,在作品中这首诗出自女主角崔莺莺

  • 野歌

    【介绍】:李贺作。诗题意为在野外尽情高歌之意。此诗以射雁少年自喻,表现自己对空有才能而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但他“屈穷心不穷”,对这种“枯荣不等”的社会现实予以强烈指责,结末“寒风春柳”二句反映了即使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