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评选

唐诗评选

清王夫之撰。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氏喜评诗,曾有《古诗评选》、《明诗评选》等多种,与此书同属一类。然王氏评选之后,当时并未刊行,而为其家人珍藏。至1916年,刘人熙恐其久而逸失,故与其后裔校阅一过,匆匆印行。有《船山遗书》本。1997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王学太校点本。全书四卷,卷一为乐府歌行,卷二为五言古诗,卷三为五律(五排附),卷四为七律。五七言绝句等皆未入选。共150余人,诗500余首。除七律一体初、盛、中、晚各有所取外,其他各体均有略晚唐之倾向。但评诗时又往往与李攀龙等明人意见相左。王氏学问渊博,思想敏锐,通于经史,故评唐诗居高临下,有他人不可企及处。其评语不拘一格,有胆有识,虽偶有偏激处,而颇多精辟之见,有大家风度。李、杜而外,对王维岑参储光羲韦应物杨巨源王建刘禹锡诸家甚为推重。评诗时亦常能注意唐诗与前代诗之继承关系。由于此书未能及身刊行,故当时影响不大,然从其选评而言,实可列为清代重要唐诗选本之一。

猜你喜欢

  • 狄焕

    【介绍】:字子炎,五代末至宋初人。为狄仁杰后裔。隐于南岳衡山,以林泉自适。与寥融等人友善。《全唐诗》存诗3首又4句。

  • 因声

    犹寄语。徐坚《棹歌行》:“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 四顶山

    山名。在今安徽省肥东城南。山有四个峰尖,怪石林立,清泉滴翠。有天然石池,名炼丹池,又有岩石挺立,石尖常年滴水,名茶壶嘴。登山眺望,巢湖、姥山风光尽收眼底,为一方名胜。罗隐有《四顶山》诗。

  • 刘暌

    【介绍】:唐代诗人。暌,一作骙。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中乡贡进士。时绵州刺史于兴宗登越王台赋诗寄朝中知友,刘在绵州作诗相和。《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三。

  • 伊阳

    古县名。周代伊川一带,汉时为陆浑县。唐玄宗先天年间,割陆浑县置。地当今河南省汝阳县。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厓山居》:“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介绍】:白居易《秋凉闲卧》诗句。“露荷”、“风竹”写出早秋之凉,“清香”、“疏韵”写出环境的清雅,衬出病卧时的幽闲心情。诗句属对工整,意境幽美。

  • 石庆数马

    石庆,汉武帝时人,石奋之子,任太仆。为人谨慎,尝为汉武帝驾车外出,武帝问有几马驾车,石庆虽然明知,但仍用马鞭数清之后再回答。见《汉书·万石君传》。后用为咏居官恭谨小心之典。李瀚《蒙求》:“石庆数马,孔

  • 望秦川

    【介绍】:李颀作。此诗写旅居秦川的景色及感受。诗作情景交融。写景,景色在明丽之中透出凄凉;写情,情是一种进退两难的无可奈何。作者自称“客”,显示出一种漂泊中人事业无成的慨叹。全诗一气贯注,尾联“客有归

  • 持斧

    汉武帝绣衣御史暴胜之曾奉命持斧逐捕盗贼。见《汉书·王诉传》。后用作咏御史之典。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杜牧《李甘诗》:“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

  • 凉州郊外游望

    【介绍】:王维作。题下原注:“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当在开元二十五年(737)。诗中描写了凉州人民祭礼田神的场面:洒酒以浇草扎之狗,焚香以拜木制偶人,女巫纷然起舞,堪称一幅极为生动的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