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拔河赋

拔河赋

薛胜作。拔河,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在作者看来,它也是国力强弱的表现,所以赋的开头即说“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名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这样的立意,是相当高的。中间写拔河情况,均以夸张的笔调加以渲染,写出一派紧张而又豪壮的气氛。描写异常逼真,千载之后读来犹觉历历在目。以百戏作为赋的题材,始于张衡《西京》,但那只是作为西京生活的极小的一部分,限于篇幅,未能展开。这篇赋专门写拔河活动,故能恣意驰骋,穷形尽相。况且这项活动本身就是很能激起人们兴奋的生活素材,最适合采用辞赋这种以铺排、渲染见长的文学形式,而作者又能放开手脚,大胆夸张,行文走笔,唯气势是务,因而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介绍】:许浑《秋日众哲馆对竹》诗颔联。出句写月色轻移情景:淡月疏影,映对无眠,境地幽宁,情思怊怅。对句谓寒风满堂,徒增伤感。二句组合清冷意象,凸现诗人内心感绪,曲尽其妙。

  •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介绍】: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诗句。排,一作“解”。二句谓已从“冬严”里看到了微微和气,“长夜”过去,就是温暖“长日”的开始,人们将同严冬告别,迎来和暖的春天。用语看似平淡无奇,却极有意

  • 河阳妓

    南朝梁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后因以“河阳妓”为咏美女之典。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 郢中质

    郢地的匠石能用斧头削去别人溅在鼻端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宋元君听说后,召匠石试之,匠石曰:“臣则尝能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郢中质”

  •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介绍】: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句。枉辱,犹言“屈承”,谦辞。犯君眼,承蒙您看重。排引,提携,引荐。絙,应作“縆”,粗绳索。谓刚遇到了看重自己的人(指皇甫湜),想不到这种援引的绳索却断了,使自己失

  • 幽居

    【介绍】:韦应物作。诗写山中春景之美,抒发罢官归隐的生活情趣,表达超然物外、向往出世的思想。摹景自然灵动,抒情平和委婉,风格与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等诗相近。明高棅赞为“古调本色”。(《唐诗品汇

  • 泉下琪树

    喻亡故的俊才。琪树,玉树。典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李德裕《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已悲泉下双琪树,又惜天边一卧龙。”

  •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介绍】: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句。“明月尽”,指夜晚无月,照应诗题中“晦日”(每月的最后一天)。“夜珠来”,乃言昆明池(唐时名胜,在长安西南)中自有夜明珠光芒四射,极力形容池水之灵异。两句

  • 冯鉴

    【介绍】:五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蜀时人。曾为梓州射洪令。《宋史·艺文志》小说类著录《广前定录》七卷,文史类著录《修文要诀》二卷,并佚。同书小说类又著录《续事始》五卷,已散佚,原本《说郛》尚存部

  • 中国诗苑英华·李商隐卷

    陆永品选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18.2万字。本书选李诗144首,分两类:一、编年诗(75首);二、未编年诗(69首)。每诗后有详注。书前有王运熙总序。注者前言简述李商隐生平、创作及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