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樊宗师

樊宗师

【生卒】:约766—823或824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绍述。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排行大。樊泽子。始为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分司东都。迁太子舍人。九年(814)以检校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摄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入为金部郎中。十五年(820)出为绵州刺史。长庆元年(821)征拜左司郎中。三年(823)为绛州刺史,有治迹,进谏议大夫,未拜,是年或明年卒。世称樊谏议。勤于艺学,多所通解。与韩愈孟郊为深交。工古文,韩愈称其文“词句刻深,独追古作者为徒,不顾世俗轻重”(《与袁相公书》),在唐代古文作家中独标一格。所作力去陈言,自辟奇径,好用奇字僻句,以至割裂文意,艰涩难解,难以句读,时号涩体,对元和以来至宋初文风有一定影响。但也有文从字顺、明白晓畅的作品。著述甚丰,有《樊宗师集》载文二百九十一篇(《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二百九十一卷)、《魁纪公》三十卷、《樊子》三十卷等及诗赋等九百四十余篇。传世有辑本《樊绍述遗文》等,仅存《绛守居园池记》和《唐绵州越王楼诗并序》两篇。事迹见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新唐书·樊泽传》附传。岑仲勉《金石论丛·续贞石证史》另录存《大唐故朝散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南阳樊府君墓志铭并序》一篇,并对作者生平有考述。

【生卒】:766?—824

【介绍】:

字绍述,行大。祖籍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初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808),擢军谋弘远堪任将帅科。授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历山南西道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金部郎中,绵州、绛州刺史等。《新唐书》有传。与韩愈孟郊交好。精经史,诗文刻求艰深,晦涩难懂,故著述虽丰,而传者甚少。《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朵颐

    ①鼓腮嚼食。语出《易·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②指鼓突的腮颊。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朵颐开。”③喻

  • 咬咬

    (jiāo—)鸟鸣声。李山甫《方干隐居》:“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 丁字水

    又称丁溪。在今浙江省桐庐县严陵山。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 送玉衣

    相传三国魏文帝甄皇后每寝寐,仿佛见有人持玉覆身上。后因以“送玉衣”为咏皇后之典。皇甫冉《赠恭顺皇后挽歌》:“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参见“神覆玉衣”。

  • 又过杨相宅

    【介绍】:汪遵作。一作尹璞诗,题作《题杨收相公宅》,与此诗文字小异。杨收,懿宗咸通四年(863)为相,因得罪左军中尉杨玄价,于八年十月罢相,以检校工部尚书出为宣歙观察使。九年八月,再贬端州司马,又尽削

  •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介绍】: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句。二句写出了登楼望远的开阔景象,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与湖北交界,长江流经处。双流,郫江和流江流经成都。

  • 高鹤林

    【介绍】:肃宗、代宗时人。官都虞侯冠军大将军试太常卿。代宗初曾出使日本,欲谒鉴真,适逢鉴真圆寂,有诗述怀。《全唐诗逸》存诗1首。

  • 牛头

    ①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卒。王梵志《沉沦三恶道》:“牛头铁叉杈,狱卒把刀搨。”②指牛头寺。杜甫《上牛头寺》:“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介绍】:杜荀鹤《秋宿临江驿》腹联。上句写归宿之迟,下句写晨行之早,从渔舟火影、驿路铃声之中看出诗人行旅之艰辛。从视觉写、从听觉写,文笔变化。

  • 高唐梦

    指男女欢会之事。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之二:“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参见“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