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梵志

王梵志

【介绍】:

桂苑丛谈·史遗》谓其为隋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于王德祖家林檎树上,为王收养,取名梵天,后改梵志。《云溪友议》卷下则谓其“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二书语涉怪诞,不足为凭。胡适《白话文学史》考其生卒年约为590~660年。王梵志诗全唐诗》不载。1900年发现的敦煌唐人写本王梵志诗有35种之多,加上散见于唐宋诗话笔记、禅宗语录中的王梵志诗,以项楚《王梵志诗校注》搜罗最为完备,经过重新分首、辨伪和辑佚,共厘定为390首。其诗多说理议论,对世态人情调侃讽喻,并依据佛教教义劝人止恶行善。语言通俗易懂,多以白话、俚语入诗,风格浅显平易,在民间广为流传。或谓王梵志只是泛指在俗的佛教信徒,并不一定实有其人,纵有其人,而世传“王梵志诗”则出自众人之手。项楚认为:“全部‘王梵志诗’决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无名白话诗人作品的结集。”“主要创作在初唐时期,特别是武则天时期。”“它们的作者应该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的知识分子。”(《王梵志诗校注·前言》)

【介绍】:

唐代诗人。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卒年不详。《桂苑丛谈·史遗》和《太平广记》卷八二谓其生于隋时,为黎阳城东王祖德从枯树中发现收养,初名梵天,后改梵志。七岁能语。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文》称其为“通玄学士”。从其诗中自述可知,少时家境殷富,多读诗书,一度遨游自得,后来家业败落,遁入佛门,四处流浪。其间似乎做过短期的监铸官,廉洁奉公。晚景凄凉,大约活到八十岁左右,至迟死于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之前。梵志“作诗讽人,甚有旨义”,“不守经典,皆陈俗语”,是初唐诗坛通俗诗派的代表。其作品直陈时事,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有所反映,如《富饶田舍儿》《贫穷田舍汉》等,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为初唐诗人笔下所少见。更多的作品以说理议论为主,依据佛理教义惩恶劝善,讽刺世态人情,阐发禅机哲理,往往入木三分。但亦有一些作品宣扬封建伦理和宗教迷信,内容浅薄,格调不高。其诗风格通俗平易而多诙谐幽默,又于乖巧的调谑中表现深远之旨,在琐事常谈中寄寓戏笑怒骂之意,有着惊世骇俗的艺术功效。他的通俗诗在宫体诗盛行的初唐诗坛,独标异格,曾风行一时,影响不小。唐时已传至日本,《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载有《王梵志诗》二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梵志诗集》一卷,久佚。《全唐诗》未录其诗。本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唐五代写本多种,于是有刘复校录本、郑振铎校补本相继行世。项楚有《王梵志诗校注》。事迹见其诗及《桂苑丛谈·史遗》、《太平广记》卷八二引《史遗》。

猜你喜欢

  • 晚晴

    【介绍】:①(全)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在夔州作。浦起龙曰:“此因雪后晚晴,寒光照影,而感及身衰也。”(《读杜心解》卷二之三)②李商隐作。此诗写初夏雨后晚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介绍】:杜甫作于广德二年(764)再到成都时。诗题下一本有“歌”字,一本有“引”字。韦讽,官阆州录事参军,有家在成都。曹将军,即曹霸,官左武卫将军,详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画马图,指曹霸所画《九

  • 挑拨

    挑动;拨弄。李昪《咏灯》:“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 李白诗四百首

    张才良主编。199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选诗407首,以宋蜀本为底本,顺序也按宋蜀本次序排列。每首诗后有说明、注释、评笺和编年。编年罗列九家十种《年谱》的系年。全书系请几十位中外著名李白专家分别撰写

  • 李太白全集

    李白著,清王琦注。见《李太白文集辑注》。

  • 注音注解今译插图唐诗三百首

    邓绍基、史铁良选注,郝敏今译,陈幼民等插图。大连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60万字,为《青少年古典文学修养丛书》之一。收入作品全都根据青少年读者的特点重新筛选过,内容清新,程度适中。其注释通俗易懂,且

  • 乌江

    江名。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秦末楚汉战争时楚王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孟迟、汪遵、胡曾皆有《乌江》诗吟其事。

  • 侏儒饱

    西汉东方朔对自己俸禄与侏儒相同甚为不满,曾对汉武帝说侏儒身长三尺余,臣朔身长九尺余,而俸禄一样,则“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事见《汉书·东方朔传》。后因以“侏儒饱”谓世道不平,小人得志贤才受屈之典。

  • 徐源

    【介绍】:字太初,高平(今属山西)人。大历六年(771)曾与徐淮、徐泳等同在相州唱和。《全唐诗补编·补逸》收其诗1首。

  • 季子

    ①即季札,号称延陵季子。为春秋吴王寿梦少子,不受君位,历聘各国,徐国国君喜欢他的剑,后徐君死,季子系其剑于墓前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