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韦左丞,即韦济。据韦述《大唐故正议大夫行仪王傅上柱国奉明县开国子赐紫金鱼袋京兆韦府君(济)墓志铭》载:“天宝七载,转河南尹,兼水陆运使”,“九载,迁尚书左丞,累加正议大夫,封奉明县子
见“亡羊补牢”。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梦泽》三、四句。全诗以“楚王好细腰”为题材,而这两句却把用笔的重点放在受害而又自戕的宫女身上,她们身陷悲剧,被人残害而不自知,盲目而又自愿地走向坟墓,作者既有讽刺又有同情。同时
好处。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七三:“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介绍】:见道怤。
郦生,指秦末高阳儒生郦食其。郦食其往见刘邦时,正遇刘邦倨床洗足。郦生长揖而不拜,并晓以天下利害。于是刘邦停止洗脚,延之上坐。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李瀚《蒙求》:“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论语·雍也》记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以“箪瓢”为生活清贫而安贫乐道的典故。许浑《题官舍》:“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温庭筠《醉歌》:“辛勤
子犯,春秋晋文公重耳的舅舅。子犯随重耳出逃,曾多次规劝重耳,他恐重耳回国任国君后听信谗言而加罪于他,故以离去之言试探重耳。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后或以“子犯有言”为因直谏而获罪之典。韩愈《除官赴
【介绍】:见王思同。
【介绍】:姓名不详。自称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在岘山遇贾中郎、武补阙,与之同饮,并赋诗《送武补阙》。《全唐诗》即收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