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嘉祐作。苏台,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望亭驿,在今江苏无锡。宝应元年(762)爆发袁晁农民起义,后为李光弼镇压。此诗即纪乱后荒凉之状。先以南浦春寒,黎庶凋伤领起,中二联以含情之景物写人家之寥
谓科举中第。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参见“郤诜”。
【介绍】:唐代文学家。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大历十四年(779)中博学宏词科。累官金部员外郎。贞元六年(790)为右司郎中。《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
上面。表示在某物之上。李商隐《华清宫》:“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雍裕之《农家望晴》:“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①尘埃;世俗。杜甫《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王绩《北山》:“旧知山里无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②喻指战乱。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介绍】: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末二句。二句写出了李白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后的忘乎所以的天真浪漫形象。《唐宋诗醇》卷六云:“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辞意俱尽,如截奔马。”蓬蒿人,在乡野居住的普通百姓。
①顾学颉、周汝昌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初版,为《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本书选白诗176首,诗后有简要注释,包括写作背景、生平交游及疑难词句和典故的注解。注释文字,力求简明;遇有可供参
【介绍】: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本为孤儿,被遗弃赤城道侧,为台州国清寺僧丰干拾得,携归养于寺中,故名拾得。及长,为国清寺苦行僧,在厨房做杂务。与寒山友善,二人交谈,听者多不解。言行怪诞,笑骂无常
同“放懒”。白居易《晚起》:“放慵长饱睡,闻健且闲行。”
李康成编。仿徐陵《玉台新咏》十卷,将南朝梁末至唐代吟咏妇女生活之诗编为十卷,名曰《玉台后集》,约成于天宝以后。《郡斋读书志》谓系“采梁萧子范迄唐张赴(当作张起)二百九人所著乐府歌诗六百七十首。”此书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