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邈真赞

邈真赞

文体名。“邈”通“描”,“真”谓肖像。义即称颂人物画像的赞词,故又称“邈影赞”、“邈生赞”、“写真赞”、“图真赞”、“真仪赞”,若敷有彩色,则称彩真赞。敦煌邈真画一般分为上下两栏,上栏绘佛或变相图,下栏竖分三格,左右两格分画菩萨像和画像主,中间一格书写邈真赞,自左至右逐行排列,作为画像的说明和补充。但是,作者或读者也把它单独抄录,形成脱离画像而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敦煌莫高窟出土的邈真赞都是八至十一世纪的作品,绝大多数为离图单行抄件,约九十余篇,分别见于S390、5405、P3720、4660等二十多种写本。邈真赞的产生,历史悠久。《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记载扬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颜师古注云:“即,就也,于画侧而书颂也。”实即人物画像赞。敦煌邈真赞包括标题、撰者、正文和后款四部分:(1)标题,主要在显示赞主的身分、职务、勋授等,可以随意加长。(2)撰者具名同样要详列撰者的职位头衔,由于撰者的显赫名望,能得到他的称美,自然会给赞主及其家属平添一层殊荣。(3)正文句式有两种:齐言赞体,主要为四言韵语,或在中间、末尾变换六、七言句式;杂言赞体,多由序赞合组而成,序多为骈文赋体,赞或齐言,或夹杂五、六、七言句。由于押韵的需要,两种赞体皆用偶句,少者八句,多者可达六十八句。(4)后款,在正文之后,另行书写,主要记载题赞时间和抄写者姓名。敦煌邈真赞是以赞主为对象,通过优美的文辞对其立身行世,功业勋绩作客观评价,属纪实文学,其叙事概括,要而不烦,有颂有悼,迭宕起伏,同时音韵沉郁,易于吟咏。不过,有些邈真赞为了称颂死者,不惜溢美扬善、堆砌辞藻,难免陷入陈陈相因、套用习语的境地,其文学性相对减弱。

猜你喜欢

  • 林仙人

    【介绍】:名字不详。号金门羽客。唐末道士。《全唐诗补编·续拾》录其诗4首。

  • 骆临海

    【介绍】:见骆宾王。

  • 彩鹢

    古时画在船头上的彩色鹢鸟,因以借指船。李白《泾川送弟錞》:“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

  • 卢溪主人

    【介绍】:王昌龄作。见《卢溪别人》。

  • 庾敳堕帻

    庾敳,晋人。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有重名,为缙绅推扬,然好积聚钱财。刘舆想陷害他,唆使司马越向庾敳换钱千万,如其吝惜不允,便可加害。司马越在宴会上提出要求时,庾敳已醉,巾帻脱落几案之上,乃以头在几案上套

  • 古绝

    即古绝句。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声调四谱》把绝句分为三种:(一)律绝;(二)古绝;(三)拗绝。其所谓‘拗绝’,实在就是失粘失对的‘古绝’,和失粘失对的‘律绝’,所以实际上只能分‘律绝’和‘古

  • 一泊

    ①一汪。白居易《池上作》:“丛翠万年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②一片;一股。白居易《浪淘沙》之一:“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 西山药

    三国魏曹丕《折杨柳》:“西山亦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胸臆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后因以“西山药”称仙药。李白《

  • 扑簌

    ①物体轻缓下落貌。刘叉《雪车》:“小小细细如尘间,轻轻缓缓成扑簌。”②象声词。形容禽鸟拍翅声。温庭筠《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扑簌寒雕睇平野。”

  • 别袖

    道别时挥动的衣袖。指亲朋分别。韩愈《晚泊江口》:“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