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抗倭斗争

抗倭斗争

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军民抗击沿海地区日本海盗集团的斗争。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和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混战。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一些封建主、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到中国沿海进行海盗活动,史称“倭寇”。从元末明初,倭寇就时常在我国沿海骚扰,明初重视海防设置,在沿海地区,置卫筑城,水陆设防。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太仓卫指挥佥事翁德率领卫所军队击败侵掠苏州、崇明的倭寇。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辽东总兵,都督刘江领导爱国军民在辽东望海埚全歼倭寇二千余人。从此,倭寇不敢再作大规模的侵扰。正统(公元1436年—1449年)以后,明朝政治日趋腐败,沿海武备废弛。特别是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时期,严嵩当政,沿海倭寇为患达到高潮。江、浙、闽受害最烈。山东、广东也被波及。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朝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大败倭寇于浙江嘉兴王江泾镇,斩敌二千,是继望海埚大捷以来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嘉靖三十七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人自动列栅拒战,终于击败倭寇。沿海一带人民奋起抗倭,长江下游沙岛上的沙兵,南汇盐民组织的盐丁,都力战有功。在人民抗倭斗争的推动下,嘉靖末年,明朝一部分爱国将领如谭纶、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人在粤、闽、浙等地,领导军民,屡败倭寇。其中以戚继光功绩最著。戚继光(公元1528年——1587年),山东牟平人,嘉靖三十四年调到抗倭前线,经总督胡宗宪推荐,被任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今浙江临海)三府。他见当时卫所军队已十分腐败,毫无战斗力,就特地招募浙江义乌的矿夫和农民组成“戚家军”,经过严格训练,掌握“鸳鸯阵”的战术,长短兵器配合作战,并备有火器。戚家军英勇善战,在广大人民的配合和支持下,嘉靖四十年,平定浙江倭寇,随后又入闽剿倭,和俞大猷一起,平定福建倭寇。嗣后,俞大猷又在广东歼灭倭寇。为害二百多年的倭患,最后平息。

猜你喜欢

  • 永贞革新

    唐顺宗永贞年间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的革新运动。唐代后期,贪官污吏横行,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唐王朝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拯救唐政府的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统治集团内的一些人相继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永贞

  • 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末期鲁国孔丘。其学说是,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崇尚“礼乐”和“仁义”, 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天

  • 匈奴的分裂

    两汉时匈奴因统治集团内争曾两次分裂。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单于争立,是为匈奴第一次分裂(参见“五单于争立”)。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

  • 将军府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官署名。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积极建立独裁统治,1914年在北京设立将军府,直隶于大总统,给各地被解除军权的高级将领以将军称号调来将军府任职,由陆军总长段祺瑞以建威上将军的资格兼

  • 穆泰、陆睿兵变

    北魏孝文帝在位(公元471年——499年)时,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反对迁都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迁都引起了鲜卑贵族中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二十年冬,孝文帝任命穆

  • 京张铁路

    北京到张家口间的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路权,英、俄争夺不下,后以中国自办外人不得干预妥协。英俄估计中国无人无钱无力修造京张路,甚至扬言中国修京张路的工程师尚未出生。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反动官僚政客集团,其首领为梁士诒。清朝末年,梁任邮传部铁路局局长,把持交通事业,1908年,以交通款项成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积极拥

  • 李原起义

    明中期荆襄流民起义。李原,河南新郑县人,原在刘通部下。刘通起义失败后,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十月,与小王洪、石歪膊等人在南漳(今湖北南漳西北)、内乡(今河南内乡)、房县(今湖北房县)等地,号召饥

  • 鸾台

    官署名。即门下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鸾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

  •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