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订租威海卫专条

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98年7月1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由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国公使窦乐纳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中群岛、威海全湾沿岸以内十英里地方)租与英国,所租之地均归英国管辖,租期二十五年;在格林威治东经121°40′之东沿海暨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或另设应行防护之法,还可在该界内凿井开泉、修筑道路、建设医院;驻扎威海城内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租地之武备有所妨碍,等等。从此,威海卫实际上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英、俄两国在渤海湾的争夺日趋尖锐。

猜你喜欢

  • 北魏统一北方

    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之后,在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一带息众课农,发展生产, 并征服了蒙古高原上的许多游牧部落,国势渐强。登国六年,拓跋珪击灭匈奴族刘卫辰及其子直力鞮部,占领河套。登

  • 雉河集会盟

    捻军的一次重要会议。太平天国革命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淮河两岸捻军的遍地兴起。起初各支捻军各自为战, 互不统属,没有统一领导。在和清军及地主团练的艰苦斗争中,各支捻军感到有联合起来共同御敌的必要。1855

  • 平州抗金

    金初华北人民的反奴隶化斗争。辽末金军开始进攻华北各地时,继续把已降附士兵强行编入金军猛安谋克,大量掳掠汉族百姓为奴。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十二月,金军攻取燕京(今北京)后不久,驻平州(今河北卢龙)

  • 中英隆吐山之战

    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的著名战役。1886年(光绪十二年),英印政府官员马科蕾所组织的包括百余名武装人员的“使团”,集结大吉岭,待命入藏。西藏地方政府得知后,派兵在我方隆吐山设防驻守。后来,英国放弃

  • 农家

    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主张“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其代表人物为许行。据《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是一位研究传说中神农氏学说的学者,楚国人,有门

  • 崔浩之狱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诛杀汉族世家大族的一起大案。崔浩(?—公元450年), 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好文学,博经史,工书法,长于天文、历学、曾制定《五寅元历》;历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

  • 濮议

    宋英宗本为濮安懿王允让之子。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英宗谋追隆其已故生父,遂令群臣议定濮王允让应奉典礼。司马光、王珪认为,英宗既已为仁宗子嗣,继其皇位,便不能再顾及生父私亲。允让于仁宗为兄长,当称

  • 山东机器局

    清末山东创办的军事工厂。1875年(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于济南北郊泺口。调委徐建寅为总办,薛福辰为会办。创办经费约三十万两左右。1877年(光绪三年)正式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火药、铜帽、拉火

  • 内侍省

    官署名。春秋时有寺人,战国时有宦者令,秦置将行,西汉改称长秋。其官署称长秋寺,主管宫中事宜,宣达帝后旨意,多由宦者充任。东汉以降,长秋之职益重,掌顾问、拾遗、应对及诸宫闱,成为皇帝近侍。隋文帝置内侍省

  • 西夏国书

    即西夏标准文字。元昊称帝前即已亲自组织和指导遇仡等人仿汉字笔划,创制西夏方块文字。建国后又命野利仁荣统一整理修订,完成《国书》十二卷,作为官定西夏文“字汇”颁行。书体有楷书、篆书、行草、别体等。大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