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十卷,后编二十卷。清于敏中等奉敕编,彭元瑞等奉敕续成。于敏中(1714-1778),字叔子,又字崇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著名目录学家。乾隆初年中进士,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太臣,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因其博学多才,通晓古今,颇为乾隆皇帝所赏识。乾隆十四年(1749),奉敕而编的《天禄琳琅书目》,系清宫昭仁殿藏书之目。“天禄琳琅”是对殿中藏书的赐名。该书十卷。卷一宋版经,卷二宋版史、子,卷三宋版集、金版史,卷四影宋抄,卷五元版经、史,卷六元版子、集,卷七明版经,卷八明版史,卷九明版子,卷十明版集,共收录图书四百二十九部。嘉庆三年(1798),彭元瑞等在此基础上续纂了后编二十卷,卷一宋版首部(御题);卷二、三宋版经;卷四宋版史;卷五宋版子;卷六、七宋版集;卷八影宋抄、辽版经、影辽抄经、金版子、元版经;卷九元版史;卷十元版子;卷十一元版集;卷十二、十三明版经;卷十四、十五明版史;卷十六、十七明版子;卷十八至二十明版集、明抄。其收录宋、金、元、明版图书六百六十三部。正续集共计著录善本书一千零九十二种。该书所著录的图书,在书名、函数、册数之下记内容、考证,再详记印记,最后记缺佚。解题简明扼要,说明其刻印年月、各藏家为之写的题识印记,详考其时代爵里,授受之源流。对于一书有两种版本,又都刻工精致,则二者并录;对于同一书同一版,但有两印,又都非常良好,则两种本子一并收录。该书目所著录的宋、金、元、明各代图书,以经、史、子、集分部,每部之下所收图书,按时代为次排列。这部官修善本书目,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撰善本书目者,莫不谨守其法焉”(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正编所载因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清宫火灾被焚,一部未存,后编之书亦有散失,该书仅以抄本传世。王先谦于北京得旧抄本,参考湘潭周氏之抄本,得诸家之本而刊行,得以流传。现存清光绪十年(1884)长沙王氏(先谦)刊本。

猜你喜欢

  • 五雅全书五种

    三十七卷。明郎奎金编。郎奎金,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选择《四库全书》中的经部小学类的五种著作,即《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逸雅》汇集成书。《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首创了按内容

  • 筑围说

    一卷。明陈瑚撰。陈瑚(1614-1675),字言夏,号确庵,江苏太仓人。明崇祯举人,明亡,避居昆山蔚村讲学。著有《楼东杂著》、《棣香斋丛书》本。陈瑚深信古人说,谓善治水者,必先治田。善治田者,必先治岸

  • 汪刻隶释

    二十七卷。宋洪适(1117-1184)撰。清汪日秀校刊。洪适(kuò)字景伯,晚年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绍兴十二年(1142)中博学鸿词科,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文惠。好收

  • 蒙古律例

    十二卷。清理藩院奉敕修。是书卷一为官衔,共二十四条,包括公主之子、亲王子弟给予职衔、元帝子孙皆为台吉,其臣后裔为塔布囊等,卷二为户口差徭,共二十一条,包括外藩蒙古三年一次比丁、外藩蒙古不准卖与内地旗人

  • 黎里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徐达源纂。黎里者,吴江县东南之一镇,地广四里,周四十里,距县治四十五里。此镇居民稠密,物产丰富,文化甚盛。镇中有长廊三里余,行人雨中不张盖,环境异常优美。卷首为题咏、撰文、姓氏、考黎

  • 石首县志

    ①七卷,清张坦修,成师吕纂。张坦,字平侯,号岘山,云南石屏州人,雍正四年(1726)进士,官石首知县。石首县始于晋,因境内多山石,名石首山,故名县。元明以前旧志无考。县志创修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

  • 类苑详注

    见《汇苑详注》。

  • 老子章义

    二卷。清姚鼐(详见《九经说》)撰。《老子》一书,传世已久,难断真伪,诸家著注本虽多,但却各执一端。姚鼐认为河上公注释的《老子》所分章数,甚是不妥。因而根据自己主观所想而作《老子章义》。此书篇章字数不定

  • 晋泰始笛律匡谬

    一卷。清凌廷堪(生平事迹见《燕乐考原》条)撰。一生致力于礼经,著有《礼经释例》,又精于乐,著有《燕乐考原》、《晋泰始笛律匡谬》等。期由燕乐以通古乐,清儒于古礼乐之研究,以凌氏为最。此书系针砭晋荀勖《笛

  • 比雅

    十九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初名礼吉,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十五年(17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嘉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