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庵遗书

乐庵遗书

四卷。南宋李衡(1100-1178)撰。李衡字彦平,号乐庵,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绍兴年间,进士及第,授吴江主簿,后知溧阳县。隆兴二年(1164)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知婺州、侍御史等职,因论奏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权事被罢职。后定居昆山,聚书愈万卷。门人龚昱在其死后,编成此书。清修《四库全书》时,见采进本有隆庆元年(1567)沈珠序,称旧本五卷,今定为四卷,旧曰《语录》,今更曰《遗书》。又称初得语录一册,不言从何而来,又说随即失去,复得郡守曹紫峰抄本等。考书中所言,大抵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心学相合,卷首有吴仁杰序,但与吴所作他书序言,笔法截然不同,如出二人之手。书中又述周必大书曰:“乐庵临行一著,实是难得,禅和子亦服他,盖寻常说时甚易,腊月三十日直是不能瞒人。此老平生跌宕,到此乃得力,可敬可羡。”亦不似周必大之语。考《宋史·李衡传》,有“临没沐浴冠巾,翛然而逝”之语。周必大闻之曰:“世谓潜心释氏,乃能达生死,衡非逃儒入墨者,而临终超然如此,殆几孔门所谓闻道者欤”。据此,清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心学信徒借上述之语,伪撰此书,托名李衡撰、龚昱编,以助“心学”之发展。是书虽为伪书,然其间所述,对于了解宋元以来思想,尤其是心学思想的发展,亦有一些帮助,不可尽废。今有《四库全书》本。又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署名李衡撰、龚昱辑,为五卷。

猜你喜欢

  • 春秋辨疑

    四卷。萧楚(1060-1130)撰。萧楚字子荆,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代经学家。元符乡举,考进士不第。时蔡京当国,禁《春秋》学,萧楚愤嫉其奸,预言蔡京当仿王莽篡国,发誓不出仕。遂隐居三顾山下,自号“

  • 晴雪楼遗稿

    一卷。清高祥撰。高祥,生卒年不详,字织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高吉豹之女,姚炳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刊刻年代不详,大约刊于嘉庆间。

  • 骈字类编

    二百四十卷。清张廷玉(1672~1755)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雍正时,初立军机,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政务繁忙,但张廷玉强记慎密。所以清世宗非常欣

  • 仁斋直指方论

    见《仁斋直指》。

  •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日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

  • 明宣宗诗文

    一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瞻基,字不详,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长子。仁宗卒,遂即帝位。在位十年,政治修明,天下安定。瞻基颇善作散曲。有《御制乐府》一卷,《官箴》(已著录)等。是书存记一篇,赋一

  • 廉石居藏书记

    内编一卷。外编一卷。清孙星衍撰,陈宗彝编。此为陈氏整理孙氏之解题遗稿,依《孙氏祠堂书目》的顺序排列编定,故有内外编区别。有《木犀轩丛书》本、《式训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半厂丛书

    十一种,七十八卷。清谭献(1832-1901)编撰。谭献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同治年间举人,官至含山知县。擅长诗文,对声病之说尤有研究,著作有《复堂类稿》四种二十六卷,含文四卷、诗十一卷、词三卷、

  • 字韵合璧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氏,只题“明鄱东朱孔阳订正刊行”。篇中分上下两栏:上栏辨音韵,下栏列偏旁。其中谬误百出,不可枚举。分韵则从《洪武》并合之本,分部则乱许慎《说文》之例,没有什么价值。《四库提要》据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