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画记

书画记

①六卷。清吴其贞撰。吴其贞,生平始末不详。字公一,徽州(今甘肃徽县)人。吴其贞嗜好书画,精于鉴赏,与书画收藏家往来频繁,得以广泛观阅书画真迹。凡是经他收藏或见过的书画,皆为之品题,对于书画的行款位置、方幅大小、卷轴长短,以及印记、纸绢、装潢等,记述得颇为详尽。《书画记》所收书画,始于明末崇祯八年(1636)迄于清康熙十六年(1678)。吴其贞《书画记》评真品赝,包罗丰富,品题精细,立论颇为确切,虽不能与董逌的《广川书跋》、《广川画跋》和米芾的《书史》、《画史》等量齐观,却也不相上下。清修《四库全书》曾予著录,但乾隆五十二年(1788)四月二日,《四库全书》详校官祝堃勘验该书时,认为其中的《春霄秘戏图》有“违碍猥亵”之处,而“奏明应毁,遂被扣除”,故不见此书行世,以至吴其贞亦鲜为人知。有《四库全书》底本。②一卷。明吴其贞撰。吴其贞,生平见前之六卷《书画记》。古来作《书画记》者甚多,但值得观阅的却往往很少,有的著者不精鉴赏,真伪不辨;近代收取书画者一般以是否曾被著录为凭,不免失于精鉴。吴其贞该编《书画记》所收书画,不限时代,以吴氏所见先后为编排次序,其中尤以宋元间遗迹最多。《书画记》先录书画原迹的形状,兼以评语;次为一同观赏书画原迹的人和地点。吴氏该书言简意当、品评精湛,持论公允,洞幽察微,极富灼见,非当时一般《书画记》所能企及;况且明代许多书画收藏家姓氏及藏书印记,为他书之所无,独赖此书传世,可见其珍贵。但该书也不无瑕疵,如对于《记东坡昆阳城赋》失于品鉴,另外,书中也有数处不相衔接的地方。有抄本。

猜你喜欢

  • 雪交亭集

    三册。明高宇泰撰。宇泰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字隐学,浙江鄞县人,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明亡后曾参与通海之役,被捕旋释。张肯堂翁洲寓所,交雪亭有一树一梅东西相接,宇泰爱之,遂以之为其文集之名。该文集为明末

  • 芸窗易草

    四卷。清阎斌撰。斌字允中,直隶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乾隆岁贡生。服膺道学,行必端方。其说《易》皆浑括大意,既不言象数,也不及训释。其注文往往不能协洽,自云专以本义为主,其与朱氏相背者不尽枚举。尚秉和

  • 春秋随笔

    ① 二卷。顾奎光(生卒不详)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

  • 宋名臣献寿集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 丛书举要

    六十卷。清杨守敬撰,李之鼎补。杨氏(详见前数条),曾充任通志局编纂,授职内阁中书。李之鼎,字振唐,斋号宜秋馆,南城人。民国元年(1912),李之鼎在上海与杨氏交往,杨氏将稿本赠与他,增《大藏经》、《群

  • 夙兴语

    一卷。清甘京(生卒年不详)撰。甘京字健齐,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与同邑封浚、曾日部、危龙光、汤其仁、黄熙等人,时称“程山六君子”。著有《轴园稿》十卷。是书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说成是永恒的天理,是人性固

  • ■隐集

    四卷。明程本立(?-1402)撰。程本立,字原道,号隐,浙江桐乡人。洪武九年(1376),以明经荐为秦王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复补周府礼官,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历官至右佥都御史,调江西按察

  • 江西水道考

    五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举孝廉。历居江督河督幕府,故于江西诸水脉络颇明,因作江西水道考。蒋子遗书铅印本,共五卷。以述江赣二水之源流为宗,依《水经注》之法,提纲携目而叙之,俾十三府一州

  • 昕天论

    一卷。三国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信字元直,一字德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精于天文易数之学,为太常卿。有《周易注》。《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昕天论》一卷,姚信撰,失传”。新旧唐志复著之,今佚。其名

  • 越草

    一卷。明沈明臣(1518-?)撰。其里贯见《丰对楼诗选》条。沈明臣著有《通州志》等。其屡试不第,与山阴(今浙江绍兴)徐渭同入胡宗宪幕。胡宗宪因事下狱而卒宾客星散。独明臣持所作诔词遍为讼冤。其行亦为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