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定远县志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清以来,康熙五年,二十八年,相继续修。杨慧重加纂辑,成于道光六年,光绪十三年复加增补,其叙事止于道光十年。此志凡十二卷,为志者九,曰舆地、食货、学校、兵防、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又于各志下别分子目,为类凡六十有二。此志分门立类,破碎失体,于《舆地志》列城池、公署、津梁、坛庙、寺观等,于《食货志》列户口、物产,封荫本属《职官志》,此则列入《人物志》,诸如此类,参杂不伦,有乖志体。《人物志》之列女,又别分贤孝、贞孝、义烈、节孝,亦殊嫌繁琐。有清道光六年(1826)修,光绪十三年(1887)增补抄本、民国抄本。

六卷,清姜由范修,王镛纂。姜由范,曾任定远县知县。王镛,孝廉。定远于雍正八年(1730)复县。旧志无存。乾隆年间欲修县志,然未成。嘉庆十六年(1811)复事纂修。其后道光及同治年间曾先后两修。兹编则为续同治志而作。《定远县志》光绪元年(1875)刻本。共六卷,分为:第一卷,图考、建置、沿革、疆域、山川、户口、田赋、城池、津梁、古迹。第二卷,公署、学校、祀典、祠庙、风俗、寺观。第三卷,兵制、武功、铺递、盐法、权政、蠲政、职官、选举、政绩、人物、忠义、方正、封荫。第四卷至第五卷,孝友、耆寿、列女、仙释、医卜、陵墓、艺文。第六卷,艺文、物产、余绪。此志记述平庸,殊无体要,内容简陋。

猜你喜欢

  • 黔西州志

    八卷,清刘永安纂修。刘永安,曾任黔西州知州。康熙十五年(1676)州牧何缙与举人高人龙创修州志一部。然简略不备。嘉庆初,刘永安为州牧,集邑人再修志乘,终成此书。《黔西州志》嘉庆八年(1803)刻本,共

  • 严陵集

    九卷。宋董编。董集,东平(今山东)人,官严州知州,绍兴时人,生卒年不详。此集为严州历代诗文之辑。为上起六朝之谢灵运,迄于南宋之初。前五卷皆为诗,第六卷诗后附赋二篇,七至九卷则为碑铭、题记、等杂文。所录

  • 吴礼部词话

    一卷。元吴师道(1283-1344)撰。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早年读宋儒真德秀遗书,深受影响。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调宁国录事,乱兵过境,唯吴师道敢强压之。会

  • 斯未信斋集

    清徐宗干(1796-1866)撰。徐宗干字树人,江苏通州人。嘉庆进士,道光间知曲阜县,案无留牍,历官福建,台湾道。同治间擢福建巡抚。此书内容:《自订年谱》一卷;文编一为奏疏二卷,辑《勘办嘉义县逆案摺》

  • 嵇中散集

    十卷。晋嵇康(223-262)撰。嵇康,字叔夜,谯国钟(今属安徽)人。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早孤,有奇才,超迈不群。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博览无不精通。长好老、庄

  • 缺斋遗稿

    三卷。清傅维森(1964-1902)撰。傅维森,字尹宝,号志丹。原藉直隶南宫(今河北南宫市),先世游幕来粤,因家居番禺(今属广东),遂为番禺人。傅维森选入广雅书院肄业。光绪十七年乡试第一。光绪二十一年

  • 鉴语经世编

    二十七卷,清魏裔介(详见《易经大全纂要》)撰。《通鉴经世编》是作者因《通鉴》卷帙浩繁,学者难以卒读,于是摘录司马光《资治通鉴》及王宗沐《宋元资治通鉴》而成,在凡有关经世之处,都加以案语。作者议论大多能

  • ■园丛书

    十一种,十八卷,附录一卷。清平步青编。平步青,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古今著作都有,尤重乡邦文献。唐孙樵《经纬集》三卷,以旧钞本为底本刻成,内容校勘都超过汲古斋本。清朱潮《宝善

  • 古本大学质言

    清刘沅撰。沅著有《四书恒解》,认为文字简略,学者拘泥于常说,不能遽通其义,故又作此书,朴实说理,期在人人可知,故名《质言》。是书大旨多主义理,唯不宗宋儒。如谓“明明德”三字,“明明”二字相连,明而又明

  • 周易述闻

    一卷。清林庆炳撰。林庆炳字耀如,侯官人。官至广东侯补盐大使。此书摭取易义十八事,荟萃群言,并折衷旧说抒发己见。尤其是对王引之批评最为严厉的郑玄爻辰法,虞翻旁通说等,更是极力维护,故其说往往渊源古义,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