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崇文总目

崇文总目

六十六卷,北宋王尧臣等撰。王尧臣(1003-1058),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今属河南省)人,著名目录学家。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累擢权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事起,历任陕西体量安抚使、泾原路安抚使,于边防部署、将帅任用等事多所建言。又为权三司使,迁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为群牧使。皇珰三年(1051),充枢密副使。至和三年(1056),拜参知政事。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掌修史、藏书、校书。太宗即位后,修建三馆书院,赐名崇文院,收藏三馆书籍。端拱元年(988),又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仍与三馆总称崇文院,藏三馆真本书籍及书画。三馆秘阁分别都编有库藏目录,真宗时综合这些书目修成《三朝国史艺文志》,著录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官府藏书三万六千二百八十卷。仁宗景珰元年(1034),以三馆、秘阁所藏有谬滥及不全之书,遂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定其存废、删去重复、补写校对差漏,“仿开元四部录,约国史艺文志,著为目录”。(《玉海》卷五二《书目藏书》)参预编录者,又有欧阳修、宋庠、王洙、吕公绰及聂冠卿、郭稹等。前后历时七年半,至庆历元年十二月(1042年1月),由翰林学士承旨王尧臣领衔上奏,仁宗赐名《崇文总目》。神宗以崇文院为秘书省,又命访遗书增补入总目,徽宗时更名为《秘书总目》。《崇文总目》六十六卷,按四部分四十五类。经部八卷九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孝经类、论语类、小学类。史部十五卷十三类:正史类、编年类、实录类、杂史类、伪史类、职官类、仪注类、刑法类、地理类、氏族类、岁时类、传记类、目录类。子部三十三卷二十类:儒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名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杂家类、农家类、小说类、兵家类、类书类、算术类、艺术类、医书类、卜筮类、天文占书类、历数类、五行类、道书类、释书类。集部十卷三类:总集类、别集类、文史类。全目共著录北宋前期图书三千四百四十五部,计为三万零六百六十九卷。其编纂体例,有叙有释,主要为欧阳修所撰写。《欧阳文忠公集》中有《崇文总目叙释》一卷,经部八类各一则,史部除目录类每类一则,子部儒家类至兵家类每类一则,即所谓“叙”。每部书下,都有提要,即所谓“释”,介绍撰人姓氏、篇卷存佚、本书沿革以及得失品评等。该书类目的变动,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道经、佛经正式列为子部的两个类目。该书目至南宋已不甚流行,各家著录其卷数参差不一。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范钦天一阁有该书目藏本。清康熙年间,朱彝尊抄录天一阁藏本,使该书目再现于世。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目,虽已不能复其全貌,但搜辑排比尚可得其十之三四。又依其原次,以类补入,分为十二卷,原六十六卷之序次仍注于各类之下,又续以《宋会要》所载徽宗大观四年、高宗绍兴十二年所搜访之书及已缺情况。嘉庆年间,钱东垣兄弟、秦鉴等据家藏天一阁抄本,搜辑补遗,撰成《崇文总目辑释》五卷、《补遗》一卷,得原叙三十则、原释九百八十条,引证四百二十条。原释无从考见者,乃稽诸史志,补释撰人,并批注考证,纠其讹漏,间以商榷之语,是为“汗筠斋丛书”本。其后,“粤雅堂丛书”、“后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等本,都属这后一个系统的翻刻或排印。

猜你喜欢

  • 经苑二十五种

    二百五十卷。清钱仪吉(1783-1850)编。钱仪吉字霭人,一作蔼人,初名逵吉,号衎石,又号心壶、新梧,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主事、累迁给事中。后因事罢官,主

  • 苏斋述学

    一卷。近人钱文霈撰。文霈字汝霖,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篇首有自序,言考据之学,贵以古书证古书,能会其通,绝不参以臆说。书中所列条目,有的是对前人的误解予以辨正,有的是从各

  • 律吕原音

    四卷。清永恩撰。永恩系清礼烈亲王代善第六世孙,初袭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878)复号礼亲王。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凡四卷。首列河图洛书,概因河洛以起数,且以卦气定律吕之观点。谓律由声制,

  • 李赘

    一卷。清胡文学(详见《疏稿》)撰。本书记载其任真定推官时所做十八件事。每事多先举古人遗迹一二条,然后叙以己事,以相媲美。其间多有自誉之词。推官古称司李,故名。有《胡氏三书》本。

  • 经世宏辞

    十五卷。明沈一贯(1513-1615)编。沈一贯,字肩吾,号蚊门。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沈一贯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宾客假归,又特起教习庶吉士,因检列朝馆课诸

  • 鱼台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马得祯纂修。马得祯,字冲霞,山西介休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任鱼台县知县。鱼台县志创修于明,然中经兵乱,只存二册。康熙十一年(1672),檄各郡邑重修志乘。鱼台县以旧志疏陋,文

  • 大学讲义

    一卷。清苪城撰。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是书无序例,大旨全宗朱子《章句》。又《章句》一书,诂义虽精,然间有过简之处与不相连接之处,苪城于是撰此书以便体会周洽。是书分章分节逐步解说,每章有总

  • 忠义存褒什

    二卷。明许有谷撰。有谷情况见《古今贞烈维风》条。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乱中殉难诸臣的事迹,人各为传,传后各系七言绝句一首,以表明作者观点。《四库全书》用两淮马裕家藏本。

  • 闽音研究

    七章。陶燠民著。是书介绍了福州话的声、韵、调系统和仿照国语罗马字制定的“闽话罗马字方案”。叙述了声母类化律(即辅音在双音词非首音节连读时的同化音变规律)、连续变调规律,并用表格形式将福州音与古音、国音

  • 国朝六家诗钞

    八卷。清刘执玉选辑,沈德潜、邹一桂校。刘执玉生卒年不详,约康熙、乾隆时人。“六家”指宋琬、施闰章,赵执信、朱彝尊、查慎行、王士正。刘执玉本着“本朝人选本朝诗”之旨,选辑六家诗共一千三百一十七首,厘为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