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心印绀珠经

心印绀珠经

二卷。明李汤卿(生卒年不详)撰。赵瀛校刊。李汤卿生平事迹不详。赵瀛为嘉兴府知府。全书共九篇,上卷包括四篇:“原道统”篇略述医史,并简介伏羲、神农、黄帝、扁鹊等历史人物,又论及标本运气、治则、用药等,提出十二经水火分治之法。“推运气”篇为阐述五运六气学说。“明形气”篇简述脏腑经络学说。“平脉法”篇介绍脉学。下卷包括五篇:“察病机”篇论述运气为病,兼述内伤诸病。“理伤寒”篇阐述六经受、汗气传染、内外伤辨及主疗心法等。“演治法”篇首论标本、七方十剂,后述中风、风痫、风寒、湿痹、霍乱吐泻等症。“辨药性”篇论述药之气味、十八反、六陈、李杲论诸品药性等内容。“十八剂”篇将方剂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寒、燥、甘、平、温、和、调、补、荣、夺等十八剂,各列代表方剂一首。李氏学宗张仲景、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等诸家,且能融会诸家之说,议论简切、纯正。对后世医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靖二十一年(1542)当涂邢址福建重刻本、嘉靖二十六年(1547)关中赵瀛(文海)据江洲陈守义藏本所刻嘉兴府本。

猜你喜欢

  • 金陵古金石考

    一卷。明顾起元撰。顾起元,字太初,江宁(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庄。该书著录顾于金陵(今南京)所得古金石,按年代次序编撰,每器、石各记录所

  • 可如

    六卷。明董德镛(生卒年不详)撰。董德镛,字孔昭,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内容取禽、兽、鱼、虫之事,合于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卷,六十三门,每门又各为标目,其首皆冠以“可如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

  • 毛诗说

    ① 四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字方耕,号养怡,乾隆十年(17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生平通六经、律吕之学,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常州学派之始祖。其学《易》尊朱熹,治

  • 翰墨选注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编。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篇海类编》。此书皆历代尺牍。书内纂错百出,《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必为

  • 芝坛集

    二卷。清张鹏翼(1633-1715)撰。张鹏翼,字蜚子,晚号警庵,福建连城人。贡生,幼好学,塾师教以作文取科第,学益进,平居自治严整,锐志学问。集中诗文皆以讲学为宗,体格多近于语录。该书《四库全书总目

  • 食医心鉴

    一卷。唐昝殷(生卒年不详)撰。昝殷,四川成都人。通医学,尤长于妇产科,另著有《经效产宝》等。此书《通志·艺文略》作三卷,而《宋史·艺文志》作二卷。原书失传已久,日本医家从《高丽医方类聚》中辑出,编为一

  • 郯源乡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赵霈涛纂。赵霈涛,奉化人。郯源属奉化县,山川既佳,人物亦盛。此志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化赵氏剡曲草堂活字本。全书共二十四卷,分为都图、里至、镇市、坊表、风俗、义举、山类、川

  • 丁戊之间行卷

    十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详见《琴志楼词》(辞目)。此编共十卷。卷一为赋、卷二为骈文、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卷八为词,卷九为南北曲,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1877)至四年(1878),

  • 秦王演义

    见《唐书志传通俗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