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测海集

测海集

六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自号知归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选知县,不就。早年负志节,好读陆王诸书。后研读《大藏经》,绝欲素食,有出尘之想。他的一生虽不专力于考据,却也博习经传于史,曾与袁枚、戴震等论学。他的文章主要是碑志、事状、述传等。如《名臣事状》、《良吏述》、《儒行述》,叙述翔实,资料剪裁得当,可补史料之不足。一些论学之文,谈禅之作,也都自有体会。他的诗作可分为两期,早期诗作多即景抒情,有感而发。晚年诗作则主要叙写禅机、禅趣。他用禅学精神解释儒书,企图调和儒、佛两家思想,坚持“离则(法则)无物,离天性无形色”的唯心主义观点。著有《二林居士集》二十四卷、《观河集》等,辑有《阳秋阁诗录》。此集为绍升手自编定。首卷列《朝圣德》诗七篇。二卷《思贤咏》一有:《诸王贝勒》九篇;《思贤咏》二有:贤相十五篇。三卷《思贤咏》三:有名臣三十九篇。四卷亦《思贤咏》三:有名臣三十二篇。五卷亦《思贤咏》三:有名臣三十三篇。六卷《思贤咏》三:有名臣十三篇;《思贤咏》四有布衣十九篇;《思贤咏》五:有世德四篇。嘉庆二十四年(1819)其孙蕴策复规刊行之。首列引用书目七十一种,凡名公钜卿,德行政事文章之美,旁推及于隐才朴学,继之以先人世德,人各一叙,人各一诗。首详其仕履籍贯,简而有法,因其家世清华,躬逢圣世,燕居趋庭,获闻金匮石室之藏,而又得交四方贤杰之士,见闻既广,考核亦详。其采用之书,如《三朝大政记》、《史馆丛稿》,则为内府秘藏,非世间所能见。他如方苞《望溪未刻稿》、惠士奇《红豆庄稿》,则后世无传。藉此尚可略窥一二。只是书中引用,均未注明。至其为诗,则本于家法,体格清整,近于寒山击壤者多。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南华模象记

    八卷。清张世荦(生卒年不详)撰。张世荦,字无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九年甲子(1744)举人。撰有《南华模象记》八卷。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引《庄子》以释佛理,有的则以佛家之说释解《庄子》。

  • 庄元仲集

    一卷。清庄亨阳(1686-1746)。亨阳字元仲,号复斋。南靖(今福建省南靖县。一作靖南)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淮徐海道。此集仅有文十二篇,是其官淮徐海道时所上奏的河防条议。其文均为政

  • 笔尘

    一名《谷山笔尘》十八卷。明于慎行(详见《读史漫录》条)撰。此书是于慎行退居谷城山中时所作。共十八卷,分三十五类,所记多明代典故,其中也间有杂记,有一定史料价值。此书有明万历间刻本,书首有冯琦序和明万历

  • 五经总类

    四十卷。明张云鸾(生卒年不详)撰。张云鸾字羽臣,号泰岩,无锡人。此本采五经及《周礼》、《孝经》之语,分门排次。共分为七十二类,分上下二集。自跋谓大要不外经济、学术两端。上集为经济,下集为学术。观其目次

  • 周易训义

    七卷。清喻逊撰。逊字时敏,号莲峰。湖南宁乡人。其说易以《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为主。凡卦爻下之注先训义,次集说,间于爻下注易象。其训义皆本于《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二书,但误者颇多,尚秉和曾详为辨

  • 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春秋集要

    十二卷。明钟芳撰。钟芳字仲实,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该书大抵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又采用董仲舒、刘向、刘歆灾异之说,牵强附会,杂乱无章,参考价值不大。《四库

  •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陆友,字友仁,一字宅之,自号研北生,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文学家。其父以卖布为业,友独刻苦学习,工书法,精鉴赏,尤长于五言诗。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侍书学士虞集佩服其

  • 王制考

    四卷。明李黼(生卒年不详)撰。李黼无锡人。本书采古代经史中有关制度的部分,以《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国语》中凡属先王之法类编于前。以《史记》,《汉书》以下凡属后世之法类编于后。统为七

  • 夹江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王佐修,涂崧纂。王佐,曾任夹江县知县。涂崧,奉新人。《夹江县志》嘉庆十八(1813)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图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设志,卷四赋役志,卷五祀典,卷六秩官志,卷七选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