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续志
二十九卷,首一卷。钱祥保等修,桂邦杰纂。钱祥保、桂邦杰,生平俱见本书民国《江都县续志》。此志主要继前志后,记甘、江合并前三十年中邑内之事。记事下限断至清宣统三年(1911),惟《人物》门目,殁于民国者,则不以为限。该志较多地反映了近代的政治变革,特别是光宣新政后的情况。民赋志门目中,胪列了十多种“特设之捐”和“附加之捐”的收费数额,为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有民国十年(1921)扬州集贤斋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27)重印本、1963年油印本。
二十九卷,首一卷。钱祥保等修,桂邦杰纂。钱祥保、桂邦杰,生平俱见本书民国《江都县续志》。此志主要继前志后,记甘、江合并前三十年中邑内之事。记事下限断至清宣统三年(1911),惟《人物》门目,殁于民国者,则不以为限。该志较多地反映了近代的政治变革,特别是光宣新政后的情况。民赋志门目中,胪列了十多种“特设之捐”和“附加之捐”的收费数额,为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有民国十年(1921)扬州集贤斋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27)重印本、1963年油印本。
六卷。(附引《纬考》一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收集汉碑始于宋朝,自此以后有关著录渐多。但是嗜好古董者少有发明,喜欢收藏者又昧于考订。朱百度虽有汉碑征经之作,但止有传《周易》一卷。皮锡瑞此书
宋蔡沈(1167-1230年)撰,清张文炳校刊。蔡沈字仲默,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学者。隐居九峰,学者称为九峰先生。曾师事朱熹。主要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筮法》等。本书卷首有张文
十六卷。明徐问(?-1550)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户部尚书。著有《山堂萃稿》、《读书札记》(已著录)。此稿为徐问诗文合集,凡
四卷。旧题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撰。此书所引张景岳、李士材等人皆生于滑寿之后,所载之方也有许多出于明代之后,其中银翘散、桑菊饮系清吴瑭《温病条辨》所载自制方。显见系清嘉庆、道光以后之人伪托滑寿名所
七十一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7-1831),字信之,别号郑堂,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少即好学,遍求诸史艺文志,致力目录校勘,尤重汉唐存佚考证。嘉庆元年(1796)被选为贡生,后屡试不第。客居上
十八卷。明黄惟楫(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黄惟楫,字说仲,浙江天台人。生卒年不详。此诗多与王世贞、区大任等唱酬之作。其风亦沿七子之流波。有浙江孙仰普象藏本。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宣和”乃宋徽宗赵佶在位后七年的年号,从1119-1125年间,盖时人奉敕所撰。《宣和画谱》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画,始自魏晋,所载共二百三十人,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分为十门,随其
四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集古今佛道论衡》一书,是道宣晚年作品,唐龙朔元年(661)于京师西明寺实录至麟德元年(664)最后完成。自佛教传入以来,道教人士时有异议,
三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著有《春秋集义》十二卷,《同子通书讲义》一卷。是书卷首有宗诚自序,大旨就《集注》而推阐其义,不及名物训诂,对佛学老庄列之
四卷。李泰撰。李泰,字淑通,鹿邑(今属河南省)人,明洪武丁丑(1397年)进士,官詹事府通事舍人,洪熙元年(1425年)撰成此书。其书集录有关月令诸书所记四时之事大概,对前人互有异同的训释,又多采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