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疮疡经验全书

疮疡经验全书

十三卷。旧本题宋窦汉卿(1186-1280)撰。又名《窦氏外科全书》。实为其裔孙窦梦麟辑自明代以前诸书并增经验方的托名之作。原书约成于明隆庆三年(1569)。后为清洪瞻岩所获,复参考其他刊本,与陈友恭共同校刊、编纂而成,刊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后又附“毒疮秘录总说”一卷。卷一为咽喉、牙、舌诸证,包括缠喉风、乳蛾、喉痹、重舌、木舌、牙宣等;卷二为头面部疮毒,包括发脑、顶门痈、眼丹、面风毒等;卷三为胸腹腰肋部痈毒,包括肺痈、肚痈、乳痈、腑痈等;卷四为手部诸毒疮及搭手、流注、发疗等;卷五为委中毒、臁疮、阴蚀疮、坐马痈、湿毒疔疮等;卷六为腿膝足部诸证,如鹤膝风、跟疽、膝腿毒、诸瘤、鞋带疮等;卷七为大麻风、癞、冷疳、痔漏等;卷八为痘疮形症;卷九为疮疡各种外治法及汤、散、膏、丹诸方;卷十为用药、脉诀、五脏图说、决生死治法;卷十一为杂症奇方;卷十二为怪症及小儿杂症方;卷十三为毒疮证治。书中收录内容丰富,不仅有各种外科诸症的病因、证治、经验,还收录治疗方法。不仅限于外科疮疡的论说,亦涉及五官、皮肤性病、小儿科、诊法及解剖等诸多方面。各病证论、图、方俱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内容朴实,论证确切、平正,论题范围十分广泛,选方简明实用,文图并茂,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参考价值。然此书亦多附会之处,内容、编次稍嫌庞杂、芜乱。有明三衢大酉堂刻本(残卷)、康熙十五年(1750)五云楼刻本、康熙五十六年(1717)浩然楼五桂堂本重镌本、清经元堂刻本。

猜你喜欢

  • 挥鏖录

    二十卷。宋王明清(1127-1214?)撰。王明清字仲言,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生平仕履情况不详。他著述较多,除本书外,还著有《玉照新志》、《投辖录》及《清林诗话》等。全书共二十卷,四百五十则。其中《

  • 呆斋集

    四十五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多所建白,卒谥文安。著有《宋论》、《呆斋集》、《易经图释》等。是集分

  • 入声表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陆氏《切韵》以入声配阳声;顾氏治古音则以入声改配阴声;江永主张数韵共一入,入声兼配阴阳。有诰谓平上去入各部相承,其字之偏旁谐声无不吻合,此部之入,他部不容假借

  • 檀雪斋集

    四十卷。明胡敬辰(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胡敬辰,字直卿,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凡四十卷。以其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艰

  • 抑庵集

    十三卷。《后集》三十七卷。明王直(1379-1462)撰。王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修撰,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间,拜吏部尚书。天顺初,以老疾乞休。卒谥文端。事

  • 满汉合璧薛文清公要语

    二卷。明薛瑄(?-1464)撰。谷中虚辑,清富达礼翻译。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永久十八年,乡试第一人,明年,成进士,宣德中为御史,正统初,举为山东提学佥事。内召大理寺左少卿,因逆王振,为其党

  • 尚书解诂

    五十八卷。近代柳荣宗(详见《说文引经考异》)撰。此书原稿不分卷。若以《尚书》的篇目次序来考订的话,知其为五十八卷。此书之解诂颇为精审,引证也详明、确当,可补前人之不足。如释《尧典》中“曰若稽古帝尧,曰

  • 朱福州集

    六卷。明朱豹(约1531前后在世)撰。朱豹,字子文,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福州府知府。著有《朱福州集》是集为其子朱察卿及其友冯迁所编。所收凡诗三卷,奏疏三卷。朱豹诗学中唐

  • 春秋匡解

    六卷。明邹德溥(见《易会》)撰。《明史·艺文志》作八卷。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于《春秋》经文拟出题目,每题拟一破题,下引胡安国《春秋传》之说,并论及作文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为书坊伪托。今上海图

  • 有竹居集

    三种,十六卷。清任兆麟(生卒年不详)撰。任兆麟字文田,号心斋,原名廷麟,震泽(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年间举孝廉,以侍养辞。尝辟莲泾学舍著有《毛诗通说》、《春秋本义》等。是书所收有《林屋诗稿》四卷、《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