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明经世文编

皇明经世文编

五百卷。《补遗》四卷。明徐孚远(1559-1665)等撰。徐孚远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弘光朝灭亡后,随鲁监国漂泊海岛。永历时,官拜左副都御史。后死于台湾。孚远是明末几社的创始人之一,与陈子龙、夏允彝、周立勋、杜麟徵、彭宾号为“几社六子”,曾名重一时。著有《钓璜堂存稿》、《交行摘稿》。此编选辑明代经世之文。始于洪武,迄于万历、天启。据黄澍序讲述其篡辑宗旨称:“洪惟二祖列宗,先后辉映,经济之才不借异代,以余约略,挽在英宗,则以王子两忠肃为倡,周文襄、耿清惠为辅。在宪宗则以王端毅、项襄毅、为杰、李襄愍、陈康懿为辅。孝宗朝则以马端肃、刘宗宣为冠,倪文毅一人为辅。在武宗则以王文成、李康惠为首,胡端敏为辅。在世宗则以张永嘉为最,徐文贞为辅。他如周襄敏以片言而释诸将疑、阻黄文简之策阿鲁台,一言足征、如立高岗、李文正之辨仓粮谈言微中、遂免输运之烦,又其尤著。倪文毅边事状略、魄动指寒,今犹在星辰河岳间、李康惠之筑堡屯田、刘宗宣之兵政弊端十事,言重词复,中有大美存焉。若是者全篇固资微谟,集语亦存纲略,揄美阐幽,虽层必录,片羽碎金偈见亦鲜。本圣门不以人废之条,奉明王言者无罪之例,所存梗概备之。是书搜辑宏富,足备文献之征。惟如张问达为万历朝名臣,有抚楚奏疏,言万历朝矿税骚挠之事甚详。而此书犹付阙如,未免仍有遗漏。”是编书前有黄澍、张溥、许誉卿、冯明玠、徐孚远、陈子龙序。姓氏爵里一卷、目录三册。按徐孚远、陈子龙等,均为几社眉目,此书盖选于张溥偈立复社以后,当时以评选时文,崇尚古籍为风。徐孚远曾有《几社会义》、《几社文选》之作,此亦社局中人所为。本书有明天启关平露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山水纯全集

    一卷。宋韩拙(生卒年不详)撰。韩拙,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属河南)人。宣和初年,授翰林书艺局祇候,累迁为直长秘书待诏、忠训郎,盖宣和时画院中人。《山水纯全集》之末有宣和辛丑夷门张怀后序,序中称“琴堂

  • 砀山县志

    十四卷。刘玉瑷纂修。刘玉瑷,清乾隆间知砀山县事。砀山自明隆庆始有志,后有万历志、崇祯志,至清乾隆七年,前令郭浩四经纂辑。前志纲目未分,事文简错,阅者不无遗憾。刘玉瑷对前志详加考订,增辑补缺,仿《后汉书

  • 吟香室诗草

    二卷。《续刻》一卷。清杨蕴辉(生卒年不详)撰。杨蕴辉,字静贞,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在王缙序中题系出名门,为梁溪杨罗裳先生女孙,幼承家学工诗善画。是书有谢章铤、许振祎、廖廷相、潘衍桐、王缙、张百熙之序

  • 长洲县志

    ①二十四卷。明张德夫修,皇甫汸纂,明张凤翼补辑(艺文志)。张德夫,字子成,江西浮梁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隆庆三年(1569)任长洲县令。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人。嘉靖八年进士,官吏部郎中左、

  • 易悟

    六卷。清刘方旸撰。方旸字芸庄,零陵(今湖南零陵县)人,乾隆时拔贡。方旸读《易》遇有疑义,将卦画及经传大义比类参照,以求其义例,常发前人所未发。《湖南通志·人物志》称其通经学,尤善于易,一爻一象不解,思

  • 四书酌言

    三十一卷。明寇慎撰。慎字永修,号礼亭,自号祋祤逸叟,同官(今陕西同官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苏州府知府。寇慎归宗王学,故书中多辟朱子之说,而某些观点近于禅理。

  • 南雍志经籍考

    二卷。明梅鷟撰。梅鷟(约1483-1553),字致斋,旌德(今属安徽)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至盐课司提举,集搜辑而成此编。上卷题官本书,末录《天顺年间官藏书目》,著录书名、部

  • 字林精萃

    八卷。清墨庄(其生平不详)辑。是书与吕忱《字林》无涉。又名《字林经策萃华》或《彬雅》,似是为读经而编的字汇。其分卷悉以偏旁字画多少为次,每字之下,搜集各经笺传及《说文》以注之。其凡例云:“凡笺传注《说

  • 论孟精义

    三十四卷。南宋朱熹著。朱熹事详《四书章句集注》条。该书为朱熹所辑录的《论语》、《孟子》十二家解说,共三十四卷,其中《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又各有纲领一篇,未入卷数。初名《论孟要义》,又名《论孟

  • 秋水集

    十六卷。清冯如京(约1665前后在世)撰。冯如京,字紫乙,一字秋水,代州(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中拔贡。授永平知府。累迁广东左布政使。著有《秋水集》。是集为冯如京诗文集。凡十六卷,诗八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