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知足斋诗集

知足斋诗集

二十卷。《目录》一卷。《续集》四卷。清朱厓(1731-1806)撰。朱厓字石君,号南厓。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仁宗学,宫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正。于经术无所不通。是诗集以年为序;起自乾隆十五年(1750)终于嘉庆八年(1803)。其内容卷一、辑《万寿诗用韩愈南山诗一百韵》、《送陶挥五同年之官楚南》等三十首;卷二、辑《圣驾东巡恭谒》、《梦陆古修钧二首》等二十五首;卷三、辑《题外舅陈雨霖先生冒雨寻菊图二首》、《观韩集有感作此自警》等四十九首;卷四、辑《题锺韵圃同年遗照》、《钦乃歌十首》等四十三首;卷五、辑《寄仲君兄并示儿锡经》、《送傅太守之任柳州二首》等一百三十二首;卷六、辑《易京城》、《白沟河》等八十八首;卷七、辑《岳忠武王墓》、《论管仲》、等八十一首;卷八、辑《双江行》、《读华元化先生传》等四十九首;卷九,辑《五代会》、《大雪分韵得在字》等五十九首;卷十、辑《答龚子性存三十韵》、《漫与十八绝》等九十七首;卷十一、辑《读左氏传五十五首》、《舟中望罗浮用东坡韵》等七十三首;卷十二,辑《寄武缘缘刘同年编修定逌》等一百零一首;卷十三、辑《桐城道中》、《信宿毫州示李牧廷仪》等六十八首;卷十四,辑《集诗示静厓》、《拟郭璞游仙诗九首次韵》等六十四首;卷十五、辑《春明录别图送张子白之官镇蕃》、《蕃剑行次崇如相国韵》等六十二首;卷十六、辑《瞑眩》、《侄孙澄选馆纪恩示子孙》等二十九首;卷十七、辑《元旦恭纪》、《今夕》等五十一首;卷十八、辑《张三营》、《八崖口》等六十二首;卷十九、辑《读笥河诗钞》、《读后汉书》等一百首;卷二十、辑《香山行馆燕巢》、《回园居》等一百零四首。续集亦以年为序,起自嘉庆九年(1804),止于十一年(1806)。其内容,卷一、辑《澄江翁河歌》、《恭和御制仲春经筵元韵》等四十四首;卷二、辑《独游极乐寺》、《上元即事》等五十八首;卷三、辑《恭和御制昭陵后马歌元韵》等三十四首;卷四、辑《蒙赐明程嘉燧溪山小景谨题》等六十五首。是书传世者有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

猜你喜欢

  • 抱碧斋杂文集

    一卷。清陈锐(详见《抱碧斋诗》)撰。陈锐有《抱碧斋诗》五卷。本书按文体编次,除四篇序外,箴、赋、书、行述、家奠文、哀文、祭文、吊文各一篇,共收文十二篇。杂文集中只有《先母行述》一篇为散文,其余皆为骈文

  • 诗经六帖

    十四卷。明徐光启(1562-1633)撰。清范方重订。光启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从意大利人天主教耶苏会传教士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等,

  • 选声集

    三卷。附《词韵简》一卷。清吴绮(1619-1694)撰。吴绮生平详见《岭南风物纪》(辞目)。本集共三卷,其中小令、中调、长调各一卷。所录皆五代、宋人之词,标举平仄以为式。其字旁加方框者皆可平可仄之字,

  • 香草校春秋左传

    六卷。清于鬯(详见《卦气直日考》、《周易读异》)撰。于鬯,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著述很多,主要有《香草校书》及《香草续校书》、《战国策注》等等,具有一定的影响。此书即所著《香草校书》

  • 周易述

    二十三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惠土奇之次子,清代《易》汉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书主要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并且参照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

  • 新学伪经考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工部主事。组织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失败后

  • 黄山图经

    一卷。宋无名氏撰。《黄山图经》影印本,共一卷。其首列三十六峰,中叙岩洞、僧舍,下写寺祠村落。经说凡三十六则,详述各峰高低,形势事迹,水之源流。文字简洁明晰,无冗累。此书为上虞人罗振玉据旧钞本影印。后有

  • 平定三逆方略

    六十卷。清勒德洪等奉敕撰。勒德洪,康熙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因在清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有功勋,被分别封藩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占据数省,飞扬

  • 广成集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

  • 玉牒

    不分卷。清历代敕编。玉牒,即指清朝宗室谱牒。清朝规定由宗人府会同内院礼部十年一次纂修玉牒。现有故宫博物院藏原稿本,另有宗人府副本原藏孔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