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六卷。清陈士铎(生卒年不详)撰。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又名朱子华,自号大雅堂主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代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末年。陈氏自幼家贫,读史书,后因不得志而弃儒业医。读医书几十年,精通医理,辨证精细,施治灵活,颇有医名。其祖父平素喜好方术,遗有家传秘本。其著述有《辨证录》、《内经素问新编》、《灵枢新编》、《本草新编》、《六气新编》、《外经微言》等。本书托名岐伯所传,张仲景、华佗、秦越人、孙思邈等发明,雷公增补。书首有三序,亦题岐伯、张仲景、吕道人撰。岐伯自号“中清殿下弘室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直君”,张仲景自号“职拜广蕴真人”。事涉离奇,殊为诡诞,故名之《石室秘录》。有人认为此书实际系傅青主的遗著,后经陈士铎整理而成,亦有人认为傅青主著作是从本书中摘录。此书卷一至卷五不分病证、脉象,统述正医、反医、内治、外治、急治、缓治、正治、反治等一百二十八法,卷五后半部论及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脏腑、诊断及儿科论证等,卷六为伤寒、杂病类证治。书中后附方剂、验方等。所论多有独到之处,新意颇多。如言治则,除内治、外治、劳治、逸治外,又有因人而治的男女治法、老少治法、产前产后治法、贫富治法等。因时而治的春、夏、秋、冬治法,因地而治的东、西、南、北治法,因病而治的寒治、热治、正治、反治法等。论述方剂亦十分精妙,如分析“补中益气汤”,称其“妙在用柴胡、升麻二味”,“去参、芪则柴、麻无力”,颇合临床实际。如“霸治法”治疗大渴、大吐、大泻等急症,“吸治法”治疗产后胎盘不下、脱肛;“缚治法”治疗肺痈等,均有胆识。论精神疗法,析乌梅止虫痛和饥时服去虫药之理等,于后世均有参考价值。陈氏提出了治痿症不独取阳明,更重补肾等观点,颇有发明之处。全书内容繁富,确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因诡称前圣所授,间有鬼神、报应等荒诞之语,亦受到后人批评。《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方术家固多依托,然未有怪妄至此者,亦拙于作伪矣。”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本澄堂初刊本,康熙二十八年(1689)明德堂刊本,雍正八年(1730)广陵萱永堂镌本,1955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尔雅一切注音

    十卷。清严可均辑。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清文字训诂学家。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任建德教谕,后引疾归,以著书为事。学问淹博,

  • 和硕怡贤亲王行状

    满汉文各一卷。清张廷玉(详见《明史》)撰。和硕怡贤亲王名允祥,为清圣祖第十三子。因助清世宗胤禛夺取皇位,被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总理户部。三年(1725年),命理京畿水利。四年(1726年

  • 刘子新论

    十卷。见《刘子》。

  • 论语发微

    一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翔凤学于刘申受,治经主今文。首论左丘明,谓其不传《春秋》,并断其书多战国附会。刘歆改窜,抑左氏以伸公羊,借“五十而知天命一语”,推之大夫命于诸侯,诸侯命于天子,天

  • 除夕唱和诗

    一卷。明黄鲁曾辑。黄鲁曾字得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著有《吴中往哲续记》、《南华合璧集》。此编集友朋唱和之作,凡二十二首,皆嘉靖二十九年(1550)岁除即事诗,初鲁曾友

  • 白氏六帖

    见《白孔六帖》。

  • 御选唐宋诗醇

    四十七卷 清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36-1795)选编。选入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苏轼、陆游六家诗共二千五百余首。其中,李白三百六十余首,杜甫六百五十余首,自居易三百九十余首,韩愈一百

  • 汉晋石刻墨影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著录古石刻文字而以双钩法保存原形的,始自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其后叶志诜、徐渭仁、张德容等人的著录,不但钩勒不清,且粗工拙刻,笔意尽失。赵之谦、杨守敬

  •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

    四卷。明邬鸣雷撰。邬鸣雷,字长豫,浙江人。《麻姑山丹霞洞天志》明万历刻本,共四卷。首凡例。次为图八,曰姑仙圣像图,曰麻姑山总图,曰麻姑仙坛图,曰丹霞洞天胜境图,曰三谷云门图,曰从姑山图,曰七夕群仙宴会

  • 元诗体要

    十四卷。明宋绪编(生卒年均不详)辑。宋绪字公传,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成祖时,预修《永乐大典》。当时被征同邑五人有宋孟岳、赵肤迪、朱德茂、张廷,书成后,都授官职,只有宋绪独自辞归。著有《元诗体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