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沈氏义疏

礼记沈氏义疏

一卷。后周沈重(详见《毛诗义疏》条)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所辑音多于义,与《诗疏》同。可能其音多为《释文》称引,其义则为《孔疏》删削的原故。沈重于《诗·燕燕》篇,有“协句”之说。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云“协句即古音。使沈重音尚传,较之吴才老叶韵岂不简易可信。是重虽生于梁末,去古虽远,而于当时韵书有未合者,谓之协句,即是能识古音”。今观是书可知,如《曲礼》“居不主奥”,奥于六反,此古音也。故《诗·小明》奥与蹙、菽、戚、宿、覆为韵,在段氏《音均表》三部。《说文》奥作,宀部宛也,从宀,声。收部部读若书卷,则在十四部。此盖以双声为声,犹告之有两音。又“器之溉者”不写注,“溉谓陶梓之属”,陶音遥,亦古音也。陶梓之陶,本当作匋,陶匋并在《音均表》三部。今人于皋陶外,凡陶字皆读若桃,不知《诗·君子阳阳》篇,陶与敖为韵。又《祭义》“陶陶遂遂”,《释文》并音遥也。又“为大夫累”之注,累倮也,倮胡瓦反,亦古音也。《杂记》輠轮,《释文》輠胡罪反,又胡瓦反。盖即《说文》木部之祸,又女部輠。一曰女侍曰輠,读若。一曰若委,果声呙声,并在《音均表》十七部。是知古有读果声字若华上声者也。又“尊卑垂帨”注,磬折则佩垂,折旧音逝。此必当时韵书,折字无有音逝者,故特著旧音以存古。《说文》辵部,逝从折声,读若誓。言部,誓从折声。并在《音均表》十五部。《论语·颜渊篇》折狱,鲁读折为制,《吕刑》“制以刑”。《墨子·尚同篇》作“折则型”,可互证。凡此皆可谓释音之善者。至于释义,如解《坊记》“故堂上观于室”,及《缁衣》“大臣不亲”四句,阐发经义,极为分明。又解《奔丧》“师于庙门外”二句,亦足备一说。又解“免麻于序东”,虽本熊安生说,胜于皇侃。以丧所为殡处,亦见去取。唯解《明堂》“位灌尊”四句,初无明证。又解《射义》“故天子之大射”二句,亦以意言,疑皆依皇侃旧说。还有,《曲礼》箪笥,笥息里反,箪竹器也。《乐记》“噍以杀”,噍子尧反,也,谓急也。《杂记》则既颖,颖苦顶反,草也。仔细寻绎《释文》,“反”字下似皆陆语,非沈语。马氏一并辑录,可谓疏忽。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虚谷遗书

    三卷。清代何国材撰。何国材字维楚,江西新城(今属河北)人。全书以维护宣扬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为宗旨,共分四大部分,一是“心学释疑”,以陆九渊的“求放心”学说来论证心学;二是“格物质疑”,以王守仁的

  • 杜韩集韵

    三卷。清汪文柏(生卒年不详)撰。汪文柏字季青,号柯庭,浙江嘉兴人。官兵马司指挥。本书取杜甫、韩愈二家之诗句,按今韵摘出,编在每一个字下,以供吟咏学习之用。共三卷,每卷又分上中下。所摘之句,不著原诗题。

  • 江左十五子诗选

    十五卷。清宋荦(生卒年不详)撰。宋荦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坡,权子(今湖北当阳)人。康熙间以任子入官,累官至江苏巡抚、吏部尚书、太子少师。为官持大礼,以清节著称。宋荦精鉴藏善画,精通典籍,练习掌故,亦

  • 读书偶然录

    十二卷。明末清初程正揆(生卒年不详)撰。正揆初名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孝感(今属湖北省)人,后寓江宁(今江苏南京)。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尚宝司卿,入清官工部侍郎,与髡残友善。能

  • 三经谊诂

    不分卷。近人马其昶(详见《毛诗学》)撰。书名所题三经,指《孝经》《大学》《中庸》。在自序中称,圣人之道“莫切于《孝经》,莫辨于《大学》,莫邃于《中庸》。”郑玄认为,《孝经》是孔子所作,马其昶谓非孔子自

  • 易象正

    十六卷。明黄道周(约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漳浦(今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后为唐王聿键礼部尚书,督师出婺源,兵败后被执,不屈而死。

  • 朱子语的

    二卷。明邱浚(详见《家礼仪节》)编。是书上卷分下学、持敬、穷理、精蕴、须看、鞭策、进德、道在、天德、韦斋等十篇;下卷分上达、古者、此学、仁礼、为治、纪纲、圣人、前辈、斯文、道统等十篇。蔡衍鎤序云:“上

  • 喻星槎行述

    一卷。清喻怀信撰。怀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乃其父喻元升之生平。元升字登瀛,广西南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历任直隶雄县、延庆州、灵寿、容城、大名等知县

  • 四书翼注论文

    ① 三十八卷。清张甄陶撰。甄陶字希周,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是书首有蒋士铨、郑大进序,又有甄陶自序及凡例。是书遵守朱子集注,专以阐发注中所涵之奥,与注外未尽之词。因朱注明白易晓处,尽人皆知,故不重

  • 周易张氏义

    一卷。辑佚书,晋张轨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轨字士彦,汉常山王张耳十七世孙,官至凉州刺史。其事见于《晋书》本传及崔鸿《十六国春秋》。张璿《周易集解》中有《张轨易义》,列入二十二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