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胡氏禹贡图考正

胡氏禹贡图考正

一卷。清陈宗谊撰。陈宗谊字孝宫,广东番禺人,五品卿衔,陈澧之子。本书刊行时附于其父陈澧《东塾丛书·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之后,所以王先谦刻《皇清经解续编》时,误题此书为陈澧所作。本书虽名为“考正”,但对胡渭的《禹贡锥指》并不加以攻击。书中凡遇到胡渭与《汉书·地理志》以及郑玄注不相符合的地方,大多沿用胡氏之说,个别地方采用班固之说。书中也偶有本其父说者。本书有东塾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公孙龙子校本

    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此书为可均从《道藏》颠字三号中录出,稍加校勘而成。其以意校者十一节,如《迹府篇》注“辈时君之有悟”,辈字当作冀字。“故圣陪十黄帝”,陪当作倍。“勒兵伐远”,勒兵

  • 龙潭山志

    八卷。清康阜撰。康阜,字筠储,湖南长沙人。龙潭山在长沙城北。麓山拱其前,如屏障。涝水从西来。左开大荡,曰苑垞,平畴交错,居人种荷最盛。右屈折盘旋绕山前,汇为浒渡,俗称水渡河。沃壤万顷,虹堤亘数十里。山

  • 空同集

    六十六卷。明李梦阳(1473-1530)撰。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及第,因连丧父母,居家守制,弘治十一年(1498)出户部主事,迁郎中,官至江

  • 春秋通义

    一卷。撰人不详 此书体例为分条论述,按年代先后排次《春秋》大事。篇幅虽小,持论却较平允。如庄公七年“虽陨如雨”一条。《公羊》解释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又以

  • 天禄识余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

  • 易经纂言

    无卷数。清王士陵撰。王士陵字阿瞻,武邑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任翁源县知县。该编采用《注疏》本,其根本宗旨以《本义》为宗而杂引众说以相互印证。实为乡塾讲章。《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高苑县志

    八卷。清宋弼纂修。宋弼字采臣,江南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拔贡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高苑县知县。《高苑县志》,创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葛臣,再修于万历年间冯文盛,此志为三修。康熙十二年,宋

  • 礼记句解

    十卷。朱申(生平不详)撰。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隆钦定《礼记义疏》,采朱氏之说颇多。自《曲礼》上,“很勿求胜分,毋求多”下,引此书“‘很’固有胜负之理,然务求胜则为斗很”等语。“定亲疏”一节,亦

  • 诗观

    四十卷。清邓汉仪(约1685前后在世)撰。邓汉仪,字孝威,泰州(江苏扬州)人。少颖悟,日读数千言。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因年老授内阁中书舍人。试归后,日以吟觞自适、或扁舟至郡,坐卧

  • 井观琐言

    三卷。旧本题宋闽南郑瑗撰,钟人杰的《唐宋丛书》也著录为宋人郑瑗。但后世学者据书作者称明为国朝,其所评论者多明初人物,而断定此书决非宋人所作。又据弘治《八闽通志》,载有莆田人郑瑗,朱彝尊《明诗综》也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