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清宋绵初(详见《韩诗内传征》)撰。此书解释经义,以说《易》为最善。如谓自古言《易》者无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学,非大《易》之通义。又谓王辅嗣“忘象”之说,后代儒生以为一扫《易》学之榛芜,而开之大路
一卷。明费宏编。费宏,字子允。铅山(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五年(1526)六月十三日世宗御平台,召费宏及大学士杨一清、石珤、贾咏入见
二卷。清吴玉搢(1699-1774)撰。玉搢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仕途不顺,遂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著述尚有《别雅》、《金石存》、《六书述部述考
三卷。清吴锦章撰。吴氏生平,参见《说文类纂》。上卷为《说文部首类纂》,取《说文》五百四十部首归类排列,分为数目、干支、天道、地形、居处、器用、形体、物曲、动物九类,各以类相从。中卷为《楷字偏旁溯原》,
四卷。宋王象之撰。王象之,金华(今属浙江省)人,曾知江宁县。所著《舆地纪胜》二百卷,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约1227年成书。《舆地碑记目》为其中的四卷,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辑,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
十卷。南朝刘敬叔(?-约470)撰。刘敬叔,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初任中兵参军,义熙十三年为骠骑将军刘道怜参军,后为刘毅郎中令,因事得罪刘毅,被毅奏告,免官。宋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太始中去世
一卷。明释真空撰。真空号清泉,万历中京师慈仁寺僧。是书八门,皆编为歌诀。一曰《五音篇首歌诀》,二曰《五音借部免疑海底金》,三曰《检五音篇海捷法总目》,四曰《贴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捷法》,五曰《订四声集韵卷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十一卷。清邓廷罗撰。邓廷罗字叔奇,号偶樵,江宁(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中拔贡生,官至湖广荆南道。此书共分三部分。一为《孙子集注》一卷。次为《兵镜或问》上下二卷。三为《兵镜备考》八卷。《孙子集注
又名《通纪》 十五卷(缺前三卷),唐马总撰,孙光宪续。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省)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以后,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十六年,监军薛盈珍谮之,贬为泉州别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