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辽文补录

辽文补录

一卷。黄任恒(1876-?)辑。黄任恒,字秩南,号述窠。广东南海人。黄任恒以“昔人断代选文,自上古以至前明,每朝皆有总集,张氏(金吾)《金文最》后出,而辽尚未有全文”。因“仿其例辑之”,于“骈散诸文而外,增入歌诗,高丽、西夏为藩辅之邦,亦收编内”(《辽文最》自叙)。历岁增删,屡易其稿,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其书原名《辽文最》,四卷,得诗文一百八十余篇。后来,1919年,黄任恒于书肆得见《辽文存》,方知缪荃孙二十年前已有此辑,遂摘录《辽文最》稿本中缪书所阙者,凡七十余篇,易名为《辽文补录》。全书分为诗、词、谣谚、诏谕、册诰、表状、书牒、论、序、碑记、祭文、杂文等十余体类。唯黄任恒当时只见缪荃孙《辽文存》,而犹未获见王仁俊《辽文萃》,故其书与《辽文萃》亦有复见者。此人远处南天一隅,而于北国文献,情有独钟,缀拾丛残,斐然成书,亦难能可贵。《辽文补录》有《述窠杂纂》本、《辽痕》,1925年,广州聚珍印书局排印本。黄任恒又有《补辽史艺文志》一卷,自谓“因搜纪传,旁及杂书,四部分编,例严去取,较视近辑,矜慎倍加”。

猜你喜欢

  • 雪洲文集

    十四卷。明黄瓒(1455-?)撰。黄瓒,字公献,仪真(今江苏仪真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江西右布政使,历山东巡抚,终官南京兵部右侍郎。著有《雪洲文集》。此集系其子黄襄所编刻,凡十四卷

  • 夷陵州志

    十卷,拾遗一卷,明陈宣修,刘允、沈宽纂。陈宣,平阳人,官夷陵知州。刘允,荣昌人,进士。沈宽,弘治间贡生,官训导。考宜昌志,宋代有黄环《夷陵志》,载《宋史·艺文志》,元代有《硖州路夷陵志》,又有明初《夷

  • 守山阁丛书

    一百一十种,六百五十二卷。清钱熙祚编。钱熙祚字锡之,金山(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善长校勘古籍。道光初年,钱熙祚得张海鹏《墨海金壶》残版,并增补五十六种,成此丛书。钱氏因张海鹏所刊抉择

  • 火警或问

    一卷。明嘉靖皇帝(1522-1566)御制。当时皇宫偏东处失火,嘉靖帝下诏让户部、礼部及都察院命百官修省,并亲撰此文。此文大略谓“火本非灾异,而人事不可不修,并非惑于祸福事应之说。”此文前面有世宗写的

  • 达斋春秋论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平议》)撰。该书评论《春秋》史事,总结历史经验,折衷三传,而不主一家之言。全书重点在于议论,而不在于考证。不录经文,有所论说,则标举题目,往往以后世盛衰之迹与《春秋》史事相对照

  • 大业拾遗记

    二卷。旧题唐颜师古撰,实则伪托。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谓抄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

  • 孔氏谈苑

    四卷。旧本题宋孔平仲(见《珩璜新论》)撰。此书所录多为当时琐事,但所载的人或事,多于史实不符之处,漏洞百出。所以关于此书的真伪颇有疑问。《宋史·艺文志》有孔平仲《稗说》一卷,《杂说一卷》,而无此书。赵

  • 尚书全解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

  • 中国西部考古记

    民国色伽兰(V,Segalcn)撰。色伽兰,法国人。民国三年(1914),法国教育部、考古学院遣色伽兰等人测量扬子江上流水道,并考察四川省内古物。此编为其考察的第一份报告书。书分四章,为中国古代石刻、

  • 广福庙志

    一卷。清丁申辑。丁申,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广福庙祀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兄弟三人。三人皆宋宣和间人,多善行,乡人称为蒋自量,纠率义民,为国拒寇,死后为土地神,显灵异。南宋咸淳初度宗皇帝已赐庙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