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清代张鏐编。张镠号紫峰,雍正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此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张载的学说。全书仿朱熹《近思录》等书的内容,摘录张载的言论并结合程颐、程颢、朱熹等人的有关论述汇成此书。计有《西铭》一卷,《正
四卷。清祝德麟(1742-1798)撰。祝德麟,字趾堂,号芷塘,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十三岁补诸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湖广道御史等职。乾隆五十五年(1790)乞归,
一卷。清葛鸣阳(生卒年不详)撰。鸣阳字云峰,安邑(今山西运城)人。葛氏因重刊宋张有《复古编》,见元明旧刊本与传写本之间互有同异,乃互相参证,撰此《校正》一卷,刊于所刊《复古编》之后。统观是书,葛氏所校
十五卷。北宋末南宋初陈善(生卒年不详)撰。陈善字敬甫,又字子兼,号秋塘,福州(今福建福州)罗源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门人陈益序称,陈益自入乡校即闻先生大名,后从其游,成为弟子,知道陈善著有《窗间纪闻
五十卷。清陈廷敬(1639-1712)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严,本名陈敬,因举进士时同科有两陈敬,因奉旨增“廷”字。泽州(今属山西晋城东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大学
十二种,二十四卷。清顾观光撰。顾观光字尚之,金山(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屡试不第,世业为医。博通经史百家,尤潜心于古今中外天文历算之术。顾氏除本丛书外,尚有《顾氏推步简法三种》(收《甲子元
一卷。宋刘攽(详见《文选类林》)撰。是书为宋代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当熙宁、元祐之间,刘攽兄弟以博洽名噪一时,然多吟咏而不甚著述。唯此论诗之语而独传。北宋诗话唯欧阳修、司马光及刘攽三家号为最古。此编较
五十卷。清谢启昆(生卒年不详)撰。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至广西巡抚。著作尚有《西魏书》、《粤西金石志》、《树经堂集》等。是编乃补朱彝尊《经义考》之作。依《经义
九卷。明魏时亮(生卒年不详)撰。魏时亮字敏吾,南昌(今属江西)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初好交游,负意气。后因受挫折,潜心研习性理之学。任兵科给事中时,曾奏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
一卷。意大利艾儒略(详见《万物真原》)撰。《四字经》是一部撰述耶稣教类之作,全书体例仿《三字经》,历述天主教理及其经文传说,是为启蒙者诵读之本。书后附有李奭于1663年时作跋,初刻于崇祯十五年(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