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湘子全传

韩湘子全传

八卷三十回。明杨尔曾(详见《东西两晋志传》)撰。长篇神魔小说,叙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及其度韩愈之事。书约成于明末天启年间。故事从汉代写起:汉丞相安抚生之女灵灵婚姻事被皇帝干涉,抑郁而死,转生为白鹤;白鹤在唐代又投生于韩家,为韩愈之侄,名湘子。韩愈一心让湘子读书求取功名,以显赫韩门;湘子则在钟、吕二仙师点化下矢志修仙,以脱俗长生。韩湘子在入终南山路上遇到各种威胁诱惑,不为所动;进山拜师后又经受多种考验,终于脱凡胎成仙,成为上洞八神仙之一。韩愈深陷在仕途中,韩湘子前后十二次度化韩愈,终于使韩愈醒悟,脱离世俗功名之道,亦入仙界。该书所依据的八仙传说在我国流传甚广,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元代杂剧如纪君祥的《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明道的《韩湘子三赴牡丹亭》、《韩退之雪拥蓝关记》,明朱有燉的《升仙记》等,都演述过韩湘子的故事。《韩湘子全传》一书就是在这基础上的创作。作者创作的虽是一部神魔小说,主要内容是谈玄论道、神仙方术之类,但其意常在以虚枉言现实,借韩湘子与韩愈叔侄二人舍弃世俗功名走入仙界,暗示影射出现实的残酷、官场的黑暗、利禄仕途的污浊。书中关于韩愈谏迎佛骨被贬潮阳,途经蓝关被大雪所阻,到任后作驱鳄鱼文等都是正史所载史实,但从中生发出许多神幻情节,当然不是信史。书中的韩愈,也已不是历史上的韩愈了。作者借韩愈这位著名文学家之名,用文学虚构笔法塑造了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形象。他在仕途中受惑至深,故韩湘子需十二度,才能使他醒悟自拔,作者对迷于功名科场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警世之意从中可见。该书汇集了以往关于韩湘子的诸多传说加工而成,在这一题材的诸多作品中是内容最丰富的。书中引用了大量杂剧中的曲词,对研究戏剧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流于拼凑芜杂。中心人物韩湘子刻画尚有欠鲜明,其余人物亦苍白浮泛,总体艺术水平不高。但该书以专写流传甚广的韩湘子故事见长,在小说史上尚有一定地位。有明天启三年(1623)金陵九如堂序刻本,武林人文聚刻本,上海沈鹤记书局石印本。另有1941年上海大美书局铅印本,题名《韩湘子得道》。1990年,宝文堂书店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出版校点本,均题《韩湘子全传》。

猜你喜欢

  •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此书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中州韵》,杨朝英简称为《韵编》,一卷。是元人卓从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根据《中原音韵》改作的,成书较《中原音韵》晚二十七年。卓氏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燕山

  • 周易浅释

    四卷。清潘思榘(1695-1752)撰。潘思榘字补堂,江苏阴湖(今常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至福建巡抚。此书均就卦变之法以求象,就象以明理,每卦均注明来自某卦,谓之“时来”。前有白瀛所作序

  • 淄川县志

    八卷。清张嵋修,唐梦赉纂。张嵋字石年,仁和(今杭州)人,贡监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淄川县知县。唐梦赉详见康熙《济南府志》。康熙初年,邑人司寇高珩,因病居家,恐邑志阙失,乃邀唐梦赉及毕际有、袁藩

  • 古学捷录

    十卷。清陈应麐(生卒年不详)撰。陈应麐原名应明,宁缙英,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本书为科举答策而作。共十篇,每篇又各设子目。所采皆明人类书。错误之处也较多。

  • 律吕正义

    五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所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三部。凡分三编,上编二卷,曰《正律审音》,以发明黄钟起数及纵长体积面幂周径,律吕损益之理,管弦律度旋宫之法。下编二卷,曰《和声定乐》,以明八音制器之要。

  • 太极会通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

  • 灵华馆丛稿

    五卷。清陶宪曾(生卒年不详)撰。陶宪曾字伯成,一字梅先,安化(今甘肃庆阳)人。补弟子员,以入赀得国子监典籍,加五品衔。二十七岁而卒。此书主要考订经史典籍,以校勘辑佚为主,兼及音韵训诂等。体例依照王念孙

  • 金华先民传

    十卷。明应廷育(生卒不详)撰。应廷育,字仁卿,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金华先民传》搜罗金华自汉到明正德年间历代人物,各为之传,分道学、名儒、名臣、忠义、

  • 知服斋丛书

    五集,二十五种,八十五卷。清龙凤镳编。龙风镳,广东顺德人。生平事迹不详。丛书共分五集,第一辑收汉孙叔通《汉礼器制度》一卷等九种,多为汉人所著关于汉代官制、典章、礼仪等著作;第二辑收后魏阚骃《十三州志》

  • 占花魁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传奇共二十八出。此剧根据《醒世恒言》中《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说改编,写汴京人秦种和莘瑶琴的爱情故事。秦、莘二人因避金兵,流落到杭州。秦种卖油为生、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