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鲁礼禘祫疏证

鲁礼禘祫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清末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0年主湖南龙潭书院讲席,其后移席南昌经训书院。著《师伏堂诗草》、《今文尚书考证》、《尚书中候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汉碑引经考》、《王制》等。禘、祫含义历史上异说纷纭,皮锡瑞撰《鲁礼禘祫义疏证》一书主要内容即是诠释禘、祫。书中引证杜佑“禘小祫大”的说法,马端临“大禘时禘”的说法、皇侃等“五齐四齐”的说法来申述郑注。引证韦元成“五年再殷祭:一禘一祫”以及刘向“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的说法,指出韦、刘二人都生活在纬书未出现之前,足以驳正宋人讥讽郑玄溺于纬书的错误。引证元璨“禘后隔三年祫,以后隔二年禘”的论点,指出此论与孔疏“禘祫自相跑各五年,非祫多禘少”的说法明相异而实相同。这些论证较为严密。但个别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杜佑申述郑注,称文王以上毁庙之主在后稷庙,文王以下的毁庙之主在二祧庙,这本来是正确的,但杜佑上文又引《逸礼》及《韩诗内传》说毁庙之主都在太庙,与郑注有细微差别。杜佑模糊的地方皮氏也未加以澄清。传世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

猜你喜欢

  • 汉书札记

    七卷。清李慈铭(1829-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五年(1879)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1894)卒,六十六岁。他博涉群书,而对诸史尤其擅长。他于所

  • 云栖纪事

    一卷。不著撰人。此编不著撰者,经稽考,当成于寺僧宏熹之辈。云栖开山于宋初的志逢,至明代为莲池大师的道场,世称名山胜地。清初,康熙、乾隆皇帝南巡至此。嘉庆间不慎失火,后发币兴修。咸丰间兵燹载经,寺无完址

  • 周易傅氏注

    一卷。辑佚书,傅氏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傅氏大致为齐梁间人,生平事迹未详。《隋书·经籍志》载,傅氏撰有《周易》十三卷。《唐书·艺文志》载有傅氏《易》注十四卷,《启蒙翼传》亦云十四卷

  • 罗马志略

    十三卷。无撰者人名。英国人艾约瑟(Joseph,Edkins)译。艾约瑟,英国教士、汉学家。所译西方史书,在当时中国社会有一定影响。书十三卷,卷首为小引。分三节,一、读罗马史便悉欧洲近事。二、罗马史载

  • 新民府志

    不分卷。清管凤和纂修。管凤和,宣统元年(1909)任新民府知府。新民府,初为一荒村,后人烟聚集而成市镇,乾隆初,有巡检来驻,因名曰屯,嘉庆十三年,分承德、广宁二县置州,光绪二十八年,改州为府。新民府设

  • 苏斋述学

    一卷。近人钱文霈撰。文霈字汝霖,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篇首有自序,言考据之学,贵以古书证古书,能会其通,绝不参以臆说。书中所列条目,有的是对前人的误解予以辨正,有的是从各

  • 读史汉翘

    二卷。明施端教编辑。端教字匪莪,泗州(今江苏宿迁)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仿宋林钺《汉隽》和洪迈《史记法语》体例,摘录《史记》、《汉书》中新异字句编辑成帙。卷帙不多,分类烦琐。有浙江吴玉墀家藏本传

  • 春秋四传质

    二卷。王介之(生卒不详)撰。王介之字石子,号石崖,衡阳(今属湖南)人,明末经学家,清代著名哲学家王夫之之兄。明崇祯时,介之与其弟夫之同举于乡,明亡,遂隐居不仕。除此书外,王介氏还撰有《周易本义质》、《

  • 灼艾集

    八卷。不著撰者名氏。书前也无序例。据高儒《百川书志》中记载,此书为九沙山人万表灼艾时所集。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鹿园,世袭宁波卫指挥佥事,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正德中武举会试及第,

  • 公孙龙子校本

    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此书为可均从《道藏》颠字三号中录出,稍加校勘而成。其以意校者十一节,如《迹府篇》注“辈时君之有悟”,辈字当作冀字。“故圣陪十黄帝”,陪当作倍。“勒兵伐远”,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