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

严姓来源有五个。一,源于庄姓。严氏本为庄氏,战国时楚王侣,谥号为庄王,其支庶子孙遂为庄氏。东汉时,汉明帝为刘庄,为避皇帝的名讳,令庄氏改姓严氏(庄、严两字近义)。西汉时的庄光后改为严光。魏晋之际,严氏有恢复庄姓的,形成庄、严二分。二,以封邑名为氏。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荥经),其后人就以邑为氏。三,以国名为氏,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四,出自丁零人姓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姓者。五,出自少数民族姓氏。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也有严姓居住。魏晋时,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区,其中陕西、甘肃两地严姓最多。但随着后世战乱,严姓南迁,中原严姓逐渐沉寂,而南方严姓日益发展壮大。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沿海一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少数严姓居民。明代,有山西籍严姓由大槐树迁到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一部分从福建、广东等地入台。今日严姓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

严姓历史人物如严羽,宋代文学批评家,代表作品是《沧浪诗话》。严嵩,明弘治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把持朝政二十多年,骄逸专横。严复,福建福州人,清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十七位。


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后汉庄光避明帝讳并改为严。(见《元和姓纂》)

楚庄王后,以谥为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魏晋之际,有复本姓者,故有严、庄二氏。(见《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

▲<汉>严忌,吴人,辞赋家。<唐>严挺之,华阴人,太府卿。

猜你喜欢

  • 明愛特

    读音:Míng’àn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常寿之妻为明爱特氏(260)。

  • 巴普

    读音:Bāpǔ【综】 彝族姓。属古侯兹子家支,云南楚雄、玉溪、四川凉山等地均有此姓(375)。

  • 雜謀

    读音:Zámóu【源】西夏人姓(95)。

  • 卑梁

    读音:bēi liáng【源】 卑梁,春秋时楚国边境之邑,与吴国接境,后以邑为氏(21,60,87)。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楚国边邑,后以为氏。” 《史记·吴世家》载:

  • 读音:Tǎo/Tau【源】 见《姓苑》(9,63)。非“本”,从大从十。

  • 读音:jìn【源】 缙云氏之后(8,9,15,17,60)。【变】 一作〔搢〕(91)。出古帝魁缙云氏之后。(见《姓氏考略》)

  • 读音:péi【源】 即掊姓(60)。亦作㯁(17)。 【望】 齐郡(17,418)。 【人】 棓塑,秦末贤士,汉爰盎从之问占,见《汉书注》(12,15,60)。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 烏扎勒瑚

    读音:Wūzhālèhú【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珲春(23,63,180,260)。【变】 亦作〔乌扎尔瑚〕(180)、〔吴扎尔瑚〕(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珲春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

  • 札剌兒

    读音:Zháláér历史上少数民姓氏。其源不一:①或为蒙古族姓氏。元代即有此姓。《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字典》称: “元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姓此氏。”②或为今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

  • 叔相

    读音:Shūxiàng《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