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
【源】 见《风俗通》(1,7,9)。【变】 一作〔沖〕(7,9,21,24)。【布】 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甘肃武威等地均有此姓。【人】 冲和,汉时博士(1,7,9)。冲敬,明洪武元年任广东香山县丞(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临汾、忻州,江西之新余,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旧作“冲”,未详其源。
汉代有冲和,博士; 明代有冲敬,香山县丞。
【源】 见《风俗通》(1,7,9)。【变】 一作〔沖〕(7,9,21,24)。【布】 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甘肃武威等地均有此姓。【人】 冲和,汉时博士(1,7,9)。冲敬,明洪武元年任广东香山县丞(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临汾、忻州,江西之新余,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旧作“冲”,未详其源。
汉代有冲和,博士; 明代有冲敬,香山县丞。
读音:Gūyòu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属母系氏族。或云,以“房后”为图腾。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Jiǎnggù【源】彝族姓。属牟潘家支(375)。
读音:Jiān现行罕见姓氏。见诸报端,未详其源。
读音:Shòu【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元代有瘦瘦儿。
读音:Fúshé《姓氏词典》 引 《唐书》、《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伏阇信、伏阇雄、伏阇达。”未详其源。
读音:Túbótèkèli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元史)列传》实纳台,图伯特克埒氏。”此“以姓为氏”,未道其详。
读音:Zhāorìzhāoēnkè赫哲族姓氏,汉意为 “黄鼠狼”,乃氏族图腾,后以为姓。后或改为单姓“黄”,盖取其汉意之首字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读音:qiān shèng【源】 其先食采于千乘邑(故城在今山东高苑北),因以邑为氏,见《姓谱》(7,60)。亦见《姓苑》(9,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引《姓谱》注云:
读音:Dūn【综】 源出不详。或系敦氏所改(91)。见《新编千家姓》(73)。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罕见姓,现代北方有,出于敦
读音:Xìn【源】 春秋时鲁哀公时之宗人(官名,掌祭祀之礼)衅夏之后(7,15,17,21,24)。衅,祭也。杀牲以血涂鼓曰衅。太史掌衅龟,或太史之后,取此为氏(60,62)。【变】 一作〔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