攣鞮
【综】 匈奴单于姓(7,11,17,60)。亦作〔栾提〕、〔栾鞮〕(17)、〔虖连鞮〕(60,63)、虚连题(17,62)。
历史上匈奴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匈奴单于姓挛鞮氏,见《史记》。《后汉书》 作虖连鞮氏,亦作虚连鞮氏。”
【综】 匈奴单于姓(7,11,17,60)。亦作〔栾提〕、〔栾鞮〕(17)、〔虖连鞮〕(60,63)、虚连题(17,62)。
历史上匈奴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匈奴单于姓挛鞮氏,见《史记》。《后汉书》 作虖连鞮氏,亦作虚连鞮氏。”
读音:Kūnmīn【源】 黄帝庶子依姓之系。依姓之后有依氏、髠民氏(18)。
读音:kě dì yán【综】 河南延氏系北魏时代北可地延氏所改,见《魏书·官氏志》(7,12,17,27,70)。一说,改为可氏(7,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Huánglóng《姓氏词典》 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庖牺氏。”
读音:Qiú/Chyou【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读音:Dàhè历史上契丹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 云: “契丹姓大贺氏。”
读音:Rùn【综】同闰。台湾分闰、閠为两姓。台湾南投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韩城等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闰,或同“闰”,与闰
读音:Qngmósǎng【源】藏族姓。四川阿坝地区果洛四大房名之一(249)。
读音:bǔ chéng【综】 见《抱朴子》;张澍《姓氏五书注》称:卜成犹云卦成,取其义为氏;《后汉书》作上成(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语曰: “卜
读音:Fēnmào【源】 见《姓苑》(17,62)。或即蚡冒。《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为 ‘棼冒’ 之讹写。
读音:Jī【源】 周平王分与康叔之殷民七族有饥氏(11,17,62)。与飢(饥)氏不同(17)。【望】 河南(17,418)。《姓氏词典》引《千家姓》收载。其注云:“系饥姓分族。”此出河南。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