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uōluō【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拖啰氏(256)。
读音:Wēngjǐlèjī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一作兀鲁特)(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Yǐ【源】 即蛾氏(60,62)。见《万姓统谱》(15)。【望】 河东(60,62)。【布】 台湾(64,68,261)、广东普宁(355)、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蚁逢,汉时人,见《印薮》(
读音:Yóu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清远市清郊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Géjǐlè锡伯族姓氏。后改单姓“葛”。见 《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按: 疑此即 “格济勒”之别译。)
读音:Zǐdǒu【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子去疾,字子斗,其后以字为氏(15,63)。
读音:Pǐdúsī【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白号姓(71)。【望】 金源(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博提斯〕(24)。
读音:pò chǒu【源】 党项部姓。居灵山(今四川芦山西北)者曰破丑氏(7)。【人】 破丑重遇贵,宋时人,见《宋史》(40)。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据《唐书·党项传》 注
读音:Ténɡsǒu【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公信区公良村(161)。
读音:Fēng【源】 隋置峯州,南北朝梁时置兴州,隋改为峯州,故治在今越南境。当以州名为氏,见《姓苑》(15,21,60)。【变】 今书作〔峰〕。【布】 上海、湖北武汉(91)、安徽淮南(362)、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