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會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昭伯从弟臧会之后,别为臧会氏(6,7,12,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大夫臧会之后。” 又注“臧”云:“臧氏之大宗称臧氏,至於臧会氏、臧文氏,皆支庶之别,系其所自出之祖。”此以名氏为氏,系出臧氏。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昭伯从弟臧会之后,别为臧会氏(6,7,12,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大夫臧会之后。” 又注“臧”云:“臧氏之大宗称臧氏,至於臧会氏、臧文氏,皆支庶之别,系其所自出之祖。”此以名氏为氏,系出臧氏。
读音:Yù【音】 又音树(Shù),见何氏《姓苑》(7,26,80)。 【源】①系自姬姓。郑公族之后有谕氏(8,17,62)。②满族姓。【望】南昌(21)。【人】谕瑮,汉时河曲人(21)。谕归,晋时曲
读音:Líbǐ【源】 系自己姓。莒黎比公之后,见《世本》(17,62,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注云: “即犂比氏”。
读音:Wěi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ēnshílán【综】 代北三字姓。北魏时改温石兰氏为石氏(12,15,27,63)。疑即嗢石兰氏。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石氏。未详其他。
读音:Yún【源】 系自妘姓。郧,春秋时小国(故城在今湖北安陆),后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60,62)。【变】 ①亦作䢵(60,62)。 ②后去邑为员(60,62)。【望】 河南(17,
读音:Wāngzhā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jīn【源】 见《姓苑》(11,12,15,17,22)。【变】 亦作〔腱〕、〔竻〕(22)。【望】 代郡(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读音:Yǒuqióng【源】 有穷,古诸侯国,见《地谱》(17,62)。后羿自(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迁穷石(故城有三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一说在今山东德州和陵县境;一说在今湖北英山),
读音:wēi wáng【源】 ①战国时齐威王之后有威王氏(60,62)。②战国时楚威王之后,见《风俗通》(1,11)。【人】 威王弼,汉时中郎将(1,9,11)。历史上罕见复姓。其源不一: ① 《姓氏
读音:Wūgǔlún古代女真族姓氏。辽代作“乌古” 氏; 金代作乌古伦氏,亦作乌古论氏。或改为汉姓“刘” ( 《中国人的姓名·满族》); 元代则作乌古孙氏,明代或作 “古伦”; 清代则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