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àn

范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祁姓。帝尧裔孙刘累的后人,在周为唐杜氏,称杜伯。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投到晋,其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二是其他民族改姓。

范姓的发祥地为河南范县。三家分晋后,范姓大多居住在今河南、河北、山西之间。战国时南阳范蠡入楚做官而定居湖北。秦汉时,范姓已散布于今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等地。西汉时期,范明友封平陵(今山东省济南历城区)侯,其大部子孙回迁南阳。范明友裔孙东汉末年迁居钱塘。西晋时期,范姓南迁丹阳(今安徽省当涂),后分出一支移居甘肃敦煌,并派生出怀州范姓。唐时,范姓入闽。宋时,范姓移居广东。明时,范姓入居沈阳,在东北繁衍昌盛起来。如今,范姓尤以河南、辽宁、山东、黑龙江、湖南等省为多。

范姓历史人物有范蠡,春秋后期越国政治家,曾献计于勾践,一举灭吴。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推动改革,却屡遭诬谤,几度被贬。死后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岳阳楼记》为传世名篇,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来为人称道。范成大,南宋诗人。以善写田园诗而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作品《石湖词》《吴船录》等。范文澜,现代著名史学家,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著有《中国近代史》(上编)《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群经概论》等。

范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十六位。


【源】 ①系自祁姓。帝尧之后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奔晋,为晋士师,子孙以官为氏,遂为士氏。晋上卿士会佐文公、襄公,尊事天子,为诸侯盟主,又灭赤狄有功,食邑于范(故城在今河南范县东南20里),子孙遂以范为氏(6,7,9,11,17)。③金时女真人孛鲁术氏,汉姓有三,其一为范(71)。④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范佳氏、博都里氏等均有改姓范氏者(180)。今满族姓(344)。⑤京(104)、彝(130)、阿昌(142)、土家(387)、蒙古、回(344)等民族均有此姓。【望】高平(17,21,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6%,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南等省多此姓,七省范姓约占全国汉族范姓人口62%。【人】范蠡,春秋时楚三户人,与文种同事勾践,灭吴后,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浮海适齐(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苗、京、水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陶唐之裔。历虞、夏、商、周。成王迁之杜,为伯;宣王杀杜伯, 其子叔奔晋, 为士师, 故为士氏; 其子孙处随及范,故经传见三族焉。范,晋邑也,其地濮州范县是也。范氏,帝尧裔孙刘累之后,伊祁姓。自虞以上为陶唐氏; 夏为御龙氏; 商为豕韦氏; 周为唐杜氏; 周, 奔晋为范氏。” ② 《姓氏词典》 据《姓考》注云: “系氾姓加草所改。”③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范佳氏、博都哩氏或改为单字姓“”。见 《满族姓氏录》。④为範姓简化而得。

战国时秦有范睢,魏人,相国; 宋代有范仲淹、范大成; 明代有范文若; 清代有范西屏,海宁人,围棋手。

猜你喜欢

  • 燭龍

    读音:Zhúlóng【综】唐时吐蕃部姓,有烛龙莽布支,见《唐书》(51,62,63)。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吐蕃有烛龙氏。”未道其详。

  • 读音:Quán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全椒,今属安徽;古全州,在今广西全县;全山,一作泉山,在福建浦城县东北。这三地的居民有以地名为姓者,称全氏。二是以官职名为姓氏,出自泉

  • 读音:Hún【源】 吴人姓(12)。见《姓苑》(9)、《姓书》(414)、《纂文》(7,11,15,17)。【望】 河南(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并注此音。《中文

  • 没鹿真

    读音:mò lù zhēn与“没路真”同。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没路真”云: “代北姓,后改为路氏。一作 ‘没鹿真’; 又作 ‘末路真’。”

  • 朱格

    读音:Zhūgé【综】 源出不详。上海嘉定有此姓(351)。按:清满洲八旗姓有珠格氏,朱格或系珠格之异译。

  • 读音:Bā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平乐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由平乐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不见载于古籍。

  • 弗邪

    读音:fú xié【源】 唐时占毕国人姓,见《唐书》(60,6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占毕国之姓。” 《姓氏词典》音fúyé;《中国姓氏大全》音fóxi

  • 介日

    读音:Jièrì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É【源】春秋时鲁大夫荣驾鵞之后(60,62)。【变】一作鹅。鹅氏为鲜卑族汉译姓,而鵞氏为汉族古老之姓。鹅鵞互通,为鹅之异体字,作为姓乃为二个不同之姓。【布】明时河南郑州有此姓(15,6

  • 读音:kàng【源】 ①宋微子之后有伉氏,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卫大夫三伉之后,见《风俗通》(7,60)。③春秋时宋大夫采邑,以邑为氏,见《姓考》(17)。【望】 汉平(17),汉中(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