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èi

【源】 ①贝,春秋时晋大夫采邑,因氏,见《姓源》(17)。贝氏出清河贝丘,见《姓苑》(11,60)。贝,古州名,春秋时属晋,周置贝州,以贝丘为名。故城在今河北清河。②春秋时蔡邑,以邑为氏,见《姓苑》(17)。【变】 或作郥(17,62)。【望】 清河(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贝瑷,汉时魏郡元城人,宦官,与单超等谋诛梁翼,封侯(26)。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上海之松江,北京,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陕西之韩城,广东之高要,广西之灌阳,贵州之川江等地均有。汉族、鲜族、蒙古族、傈僳族等有此姓。

《姓氏考略》 收载,初见於 《姓苑》。其源不一:① 《姓氏考略》 注云:“《姓苑》 ‘贝出清河贝丘。’ 盖以地为氏,今吴越多此姓。”“贝丘”,《史记》 作 “沛丘”, 亦作浿丘, 春秋齐地, 在今山东博兴县南贝丘乡。② 《姓氏词典》据 《姓源韵谱》 注云: “系古贤者贝独坐之后。”③又据《新纂氏族笺释》 注云: “源于姬姓。 周代召康公的旁支子孙, 食采于巨野之浿水, 后叫郥国 (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有郥城), 子孙去邑为贝氏。”

汉末有贝羽,华容长; 晋代有贝灵该,术士; 唐代有贝韬; 宋代有贝宝; 明代有贝琼。

猜你喜欢

  • 墨守

    读音:Mòshǒu【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Huò【源】 或系或柯氏所改(62)。【望】荥阳(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其注云: “

  • 祜什哈哩

    读音:Hùshīhǎlī清代满族姓氏,为黑斤部人。《中文大字典》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注云:“满族姓氏,依兰 ‘三姓’ 之一。”

  • 琨都勒

    读音:Kūndūl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红山(23,63,180,260)。【变】亦作〔昆都勒〕(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红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刘庆华《满族

  • 韩言

    读音:hán yán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子鱼,为韩言氏。(见《世本》)韩桓叔之后有韩言氏。(见《潜夫论》)

  • 读音:Zé【源】 ①见《姓苑》(7,9,11,12,15)。或居于泽者,以所居为氏,或居于泽州(故城在今山西晋城东北)者,以邑为氏(60,62)。②清时岭夷十二地,嘉庆二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

  • 读音:Kòu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卫康叔在周任司寇,他们的子孙都以官名为姓。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古口引姓,进入中原后改为寇姓。寇姓早

  • 甘洛

    读音:Gānluò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Shí【源】 ①系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有时氏,见《世本》(17,60,62)。②系自嬴姓。古有时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见《路史》(17)。③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60,62)。④清满洲人姓

  • 长庐

    读音:cháng lú与“长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