辥
【源】 见《六书正讹》(63,81)。辥,国名,见《正韵》(81)。辥、嶭形异音别,是二个完全不同之姓。同薛,见《广韵》(86)。清各省通志中,薛、辥二字通用。【人】辥融,三国时魏人,见《舆地纪胜·潼川府路·合州·人物》(86)。
【源】 见《六书正讹》(63,81)。辥,国名,见《正韵》(81)。辥、嶭形异音别,是二个完全不同之姓。同薛,见《广韵》(86)。清各省通志中,薛、辥二字通用。【人】辥融,三国时魏人,见《舆地纪胜·潼川府路·合州·人物》(86)。
读音:Hàpǔqíkè【综】 清宗室色尔晋之妻为哈普齐克氏(260)。
读音:Lǜ【源】 见《姓苑》(9,15,21)、《广韵》(239)。【望】 陈留(418)。【布】 台湾嘉义有此姓(64)。【人】 虑癸,春秋时鲁南蒯之臣(7,11,15,17)。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
读音:qú【源】 相传伏羲之后有朐氏,见《路史》。朐,故城在今浙江寿昌西北,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11,21)。【望】 齐郡(17,418)。【布】 山东桓台有此姓。【人】 朐邴,汉时
读音:Túshī【综】 《说苑》中有徒师诏(20,63)。
读音:Áo′nàěr【综】 达斡尔族姓。达斡尔族十八哈拉之一,一作〔鄂嫩〕,世居俄罗斯鄂嫩河一带,下有两个莫昆,爱协金和坤奇。汉姓有吴、敖二氏(189)。亦作〔俄嫩〕(429)。达斡尔族姓氏
读音:Yěmìlì《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明有也密力·火者。” 未详其源。
读音:Sàimì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塞蒲里氏(23)。凡八派,出萨哈尔察、黑龙江、长白山、齐齐哈尔、明安村、盖金苏苏、索林村、松花江等地(23,63,180,260)。【变】①一作
读音:Zhé《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zhuó gǔ北齐有此姓,斫骨光弁是也。(见《姓氏考略》)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云: “北齐有此姓,斫骨光弁是也。或作所骨、研骨,皆非。”一作“斮骨”。
读音:Xiè/Shieh,Sye【源】 见《直音》(15,21)、《姓解》(9)。【变】 作〔㳿〕(75),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