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ōng

雍姓的来源主要有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姞姓,黄帝之后。雍姓早期活动于河南。

雍姓历史人物有雍齿,西汉将领,早年跟从高祖起兵,叛而复归,虽然战果累累而终为高祖所不快。及高祖即帝位,诸将未行封,有怨望。高祖乃从张良言,先封齿为什邡侯。诸将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

雍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零四位。


【音】 雍氏有Yōng、Yòng二音(17)。且源出不同(19,63)。参见雍(Yòng)姓。【源】 黄帝之裔,姞姓之后,商、周时食采于雍(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因氏,见《风俗通》(1,7,12,17,60)。雍氏不出周文王而出黄帝,不音去声而音平声(7)。【变】 亦作雝、邕(17)。【望】 京兆、平原(17,60,418)。【布】 分布较广,不同音之雍氏合计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宁夏等省区多此姓,两省雍姓约占全国汉族雍姓人口73%。【人】 雍纠,春秋时宋人,为郑祭仲赘婿(7,17,21)。雍齿,汉时什邡侯(7,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范晔云: “山阴有雍城,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其后为雍氏。” 山阳之雍城,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三十五里。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②郑樵又注: “宋有雍氏,姞姓也。” 《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 “出自姞姓,黄帝之后,与南燕同祖。商周之间有食采于雍者,因以为氏。”此雍本为秦都,地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望出京兆。

春秋时郑有雍纠,祭仲之婿; 齐有雍康、雍巫;楚有雍子; 汉代有雍齿; 唐代有雍陶,成都人; 明代有雍秦,咸宁人,正德初南京户部尚书; 清代有雍元聪,任太仓州学正。

一音yòng,亦姓。或作 “”,亦作“”。

猜你喜欢

  • 琨齊

    读音:Kūnqí【综】清驻防达虎里镶黄旗中有琨齐氏,世居齐齐哈尔城(259,260)。

  • 读音:Liáo【源】 本姓牛。北魏将军牛金为司马懿所杀,子元定避难安定,改姓尞(7,11,17)。亦见《姓苑》(15,21,24)。【变】 隋时牛弘,其先本姓尞,弘之父允,在北魏时为侍中、工部尚书、赐

  • 楚庫勒

    读音:Chǔkùl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楚库勒,以地为氏(23,63,180)。 【变】亦作〔楚库尔〕(180)。 【人】楚库勒伊礼布,清满洲正蓝旗人,由骁骑校从征,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满

  • 读音:Róng【源】 见《万姓统谱》(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 《姓氏词典》 引《万姓统谱》 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Zōu【源】 ①越王勾践之裔,闽粤王无诸、越东海王摇,均驺氏(7,9,12,17,60)。②系自曹姓。邾文公迁于绎(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改号曰驺,因氏(17,60,62)。【变】 亦作邹(62

  • 三乌

    读音:sān wū氏于志,则三乌五鹿。(见《唐书·柳冲传》)凡氏于职者,三乌五鹿是也。(见《风俗通》)有三乌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 读音:Xǔ【源】 见《姓苑》(15,21,60)。吕后字娥姁,或吕氏之后有以姁为氏者(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见《姓苑》。一云: 吕后字姁娥,或吕氏之后以姁为氏。”

  • 陈留

    读音:chén liú陈留,姬姓国,因以为氏。(见《英贤传》)

  • 读音:chǎng【源】 匈奴人姓。汉武帝元狩四年,敞屠洛降,封湘成侯,见《汉书》(22,6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余、山西之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历史上为匈奴族姓氏

  • 恭叔

    读音:gōng shū【源】赵嬴之后有恭叔氏,见《潜夫论》(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云: “赵赢后有恭叔氏。”赵与秦同姓,故称之赵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