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周万
生卒年不详。一作吉万。永安黄冈(今湖北黄州)人。宣州刺史周择从之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进士及第。历仕未详。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下》、《唐诗纪事》卷二四。《全唐诗》存诗1首。
- 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 张濛
河南洛阳人。张说孙。德宗贞元二年,任库部郎中、知制诰。四年,行中书舍人。五年,授礼部侍郎。六年,知贡举。能诗。
-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 邹氏
元和人,方伯旸女,邹延玠室。
- 司马都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都登进士第。懿宗咸通中,与陆龟蒙、皮日休等吴中名士有唱和。后尝居青丘,与节度使王师范有交。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唐诗纪事》卷六四、《唐音癸签》卷二七。《全唐诗》存诗2首。
- 郑虎文
( 1714—1784)浙江秀水人,字炳也,号诚斋。乾隆七年进士。官赞善。家居,主徽之紫阳书院十年、杭之紫阳、崇文两书院五年。有《吞松阁集》。
- 孔仲良
孔仲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一代孙。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由青阳丞升任莆田县令。唐贞元、太和中为莆田令,卒官,因家于县之涵头,子孙散居民伍。宋绍兴乙亥,朱熹过莆以告守令,正其版籍,立四十九代孙孔宜户,淳佑中置涵江书院。孔子第41代孙孔仲良在唐朝时,被朝廷任命到莆田当县令,死于任上。据族谱记载,孔仲良是清官,到死时,“一丝不储”。孔仲良有三个儿子,没有盘缠返回原籍,于是留在莆田涵江定居。
- 张太华
张太华,生年、籍贯不详,本名张丽华,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后因为孟昶觉得“丽华”二字显得俗气,而改为“太华”取高贵之意。张太华“少擅恕色,眉目如昼,侍后主有专房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