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丹李慕华
【介绍】:
见耶律倍条。
【介绍】:
见耶律倍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多因脾气虚寒,伤于冷食所致。其症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为脾气虚寒之极。治宜温脾散寒。轻证用当归散(当归、肉桂、人参、炙甘草、木香);重证用烧脾散(炮姜、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即走马牙疳。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高濂条。
见素问灵枢合注条。
病名。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又名瓜藤漏。症为肛周生漏,疼痛出脓,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漏孔三五不等,脓水淋漓,病程缠绵。治法: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常用挂线疗法,配合熏洗汤坐浴,或用加味天然散。内服
药物学著作。3卷。北宋·和剂局陈师文等编。后经多次修订。约刊于十二世纪初(北宋末)。本书原为《和剂局方》(后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的附录部分,后抽出印单行本。内容系选录《证类本草》中的常用药4
人体部位名。《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指会阴部。或指长强。参见下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