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阳暑。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证治见腹皮痈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见该条。
怫,通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怫之兆也。”
指胸膈部疼痛拒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多由正邪相
病名。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中毒症状及解救法,参砒霜中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