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脏所藏

猜你喜欢

  • 药拈子熏

    出《外科启玄》卷三。即熏法。见该条。

  • 天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百会,见该条。

  • 大黄朴硝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大黄、牛膝各五两,代赭石一两,朴硝、牡丹皮、甘草、紫菀各三两,虻虫、水蛭、桃仁、干姜、细辛、芒硝各二两,麻仁五合。水煎去渣,纳朴硝,分五次服,五更为首,去一炊顷再服,自后将息

  • 胎萎不长

    病名。亦称胎不长、胎不长养、荫胎、卧胎、妊娠胎萎燥、胎弱症。指妊娠至5~6个月时,其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多因血寒、气血虚弱,血热所致。若素体阳虚或孕后过食寒凉之品,戕伐阳气

  • 蚂蚁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肿胀如杯

    病证名。又名覆杯,目封塞。由风热外侵或肝经实火传脾土所致。《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痛,脾胀如杯覆也。”并谓:“肝邪实而传脾土,土受木克,……其珠必疼尤重,而脾亦急硬;若暴风客热作肿者,必热泪多而珠疼

  • 心下

    心的下方,通常专指胃脘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

  • 蒲笋

    见《日用本草》。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 雨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乃水癞愈后,余毒在肾所致。其症全身斑驳或赤或白,日久眉须脱落。相当于结核型麻风。

  • 乾骚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