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黄膏

五黄膏

银海精微》卷下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黄丹。为细末,冷水或茶水调匀,将药放芙蓉叶上,贴二太阳穴。治目肿涩痛,局部喜凉者。

猜你喜欢

  • 公道老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 口疮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症见口腔之唇颊等处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医贯》卷五:“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

  • 外治寿世方初编

    书名。4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约2200余方。

  • 香菜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荽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头风摩散

    《金匮要略》方。又名头风散、附子摩头散。炮附子一枚,食盐等分,为末。沐头后,取一方寸匕,涂摩痛处,令药力行。治头风,头痛时发时止属寒证者。

  • 腹中满痛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卷一。指腹内胀满疼痛。有表里虚实之分,《类证活人书》卷十一:“腹满时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又“腹满时痛,属太阴也,自利不渴者,脏寒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 血秘

    病证名。指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的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血秘,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以致津涸(津亦属血),均宜润剂,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麻仁、杏仁辛润之品。又肾司二

  • 余听鸿医案

    见诊余集条。

  • 硬睑硬睛

    病证名。《银海精微》:“硬睑硬睛者,胞睑睛珠俱木,痛涩难运,膈间积热,风热上壅,气血凝滞,睛睑坚硬。”治法:宜祛风清热,活血散瘀。内服当归活血煎或归芍红花散加减,并可洗。

  • 医宗说约

    综合性医书。6卷。清·蒋示吉撰于1663年。全书摘录《内经》及多家医书,分科整理而成。卷首证治总论,记述四诊、脉法、药性、治则;卷1~2内科杂症;卷3伤寒;卷4小儿科、妇科;卷五疡科。全书将各科疾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