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呕吐哕门》。又称呕苦。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毒发于两胁及腋下、膀上者。治宜浮萍草绞汁内服,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
口腔的上壁。详腭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即抖法。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白糖、乌梅、薄荷、柿霜、硼砂。为粗末,炼蜜为丸,噙化。治暑天发渴。
【介绍】:见王文谟条。
缓脉之简称。《伤寒论·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