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学集成》卷二。即酒齇鼻。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亦作咽(《甲乙经》)。咽部的脉络。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介宾条。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伤寒见下利甚至泄利不止的疾患。《伤寒全生集》卷一:“若身热面赤,足冷脉沉,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此为阴利寒证,俗呼漏底伤寒,医用四逆加人参、茯苓、白术、肉桂、肉果、砂仁、木通、灯心、升麻。”《重
针灸著作。1卷。明·金循义、金义孙撰。刊于1447年。本书主要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针灸选择日时的资料,加以比较对照,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唯心的针灸禁忌学说。
看耳后筋纹诊痘法。见《丹台玉案》六卷。耳后筋纹淡红为吉,若紫黑青白为凶。耳后红筋一条,无枝叶主心经痘;耳边紫黑鱼刺形主肝经痘;耳后苍筋主痘稀、脾经痘;耳后淡白乱如蔴,将来必主脾经痘。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发颐。见该条。
丛书名。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