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
详见邪条。
详见邪条。
见《江苏中医》(5):31,1960。为甜瓜茎之别名。详该条。
即锁子骨。详拄骨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医门金宝鉴》三卷,已佚。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露兜竻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升登,详该条。
见医学五则条。
医方书。五篇。杏坡撰于1940年。着重论述四象人的生理、病理,四象药理学,四象人的类型鑑别。并对四象的外感诸病、内伤杂病、妇人产前产后、小儿等疾病的临床症候,处方用药亦进行详细论述。本书是朝医学重要经
经漏证型之一。由于先天不足,早婚,房室不节,分娩过多等原因,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阴虚生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症见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断,血色鲜红,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甚或
病症名。一名食复。因病后饮食不节,脾虚气弱所致。《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自愈。”《广温热论》:“若因饱食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