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婴童类萃

婴童类萃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3卷。刊于1622年。此书重点阐述婴童常见疾患,如变蒸撮口脐风胎毒等病证之辨证论治。卷末附治杂症日用补遗方。作者觅古探今,备考先贤之论,使后学者临证能按症索方,随宜投剂。选方注重实效,颇切实用。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五畜

    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 燕葍子

    出《食疗本草》。为八月扎之别名,详该条。

  • 疳癖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七十九。指小儿因疳而致的癖疾,疳、癖并存之证。癖块潜匿于右胁下,其状如梳,触之隐痛。兼见肌肉不生,渐成羸瘦,或作潮热,肚腹渐大。治宜消疳化癖。

  • 沟子米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足大趾

    同大趾。《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足大趾不用。”

  • 口中和

    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 临泣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临泣;在足部者,称足临泣。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 断续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断绪。详该条。

  • 金镜内台方议

    书名。12卷。明·许宏撰集。撰年不详,1794年复经程永培校订,是一部研究《伤寒论》方的专著。许氏称《伤寒论》方为“内台方”,将原书113方归纳为汤、散、丸三类,每方列举方剂配伍与辨证论治的准则,或阐

  • 散瘀

    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参见祛瘀消肿、破瘀消癥条。